飙升的ChatGPT动不了四维图?
发布时间:2023-02-28 09:21:02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四维图新作为ChatGPT的概念股,不差也不热。
日前,四维图新在交互平台上表示:“公司参股普强公司,普强利用与ChatGPT类似的模型、算法和训练技术,结合现有的模型算法和与车辆相关的海量数据,成功支撑头部车企的人机交互服务。”
很明显,四维图新试图搭ChatGPT的顺风车,但相关性不强。
抛开虚张声势不谈,四维图新的现状也不容乐观:2022年净利润由盈转亏,第一大股东决定退出。
那么,四维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业绩大幅下滑是暂时受挫还是持续下滑?四维图新的后半部分在哪里?
从盈利到亏损,预期反差太大。
四维图新,交出一份难看的答卷。
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至34.5亿元,同比增长6.21%至12.74%;净利润为亏损2.81亿元至3.6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2亿元。
这意味着四维图新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更糟糕的是,这份答卷严重不及市场预期,出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情况。
界面新闻研究部数据显示,四维图新业绩预告净利润中值为-3.23亿元,而券商一致预期净利润为3.14亿元,高达-202.8%。
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无动于衷。
2023年2月1日至23日,ChatGPT概念指数涨幅24.63%,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涨幅超过100%;作为ChatGPT概念,汉王科技涨幅68.84%,四维图新涨幅10.18%。
从上面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四维图新并不感兴趣。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四维图新第一次让资本市场失望了:四维图新被贴上了“大数据”、“区块链”、“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标签,但业绩却一直难以体现。2018年以来,其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达到1.22亿元,与2008年相当,而2022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维图新屡遭拒绝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先,第一大股东退出。
多年来,中国四维测绘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是四维图新的第一大股东。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有1.953亿股,占比8.23%,拟通过公开认购转让协议方式转让1.478亿股。
第二,战略投资者退休。
2014年,腾讯突然以11.7亿元入股四维图新,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20年开始了减持之路,2022年三季度不再前十大股东。
第三,高管争相减持。
2019年以来,四维图新已有十余名董事减持,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多位重量级人物。
如2020年11月20日,孟庆信董秘减持股份8万股;11月24日,副总经理毕磊减持7.99万股;11月25日,毕磊减持5.01万股.
智能驾驶舱薄弱,智能驾驶能力不足。
四维图走到这一步,和找到第二条曲线有很大关系。
地图界有句名言:“PC时代Windows是核心,IE是入口;移动时代,iOS和Android是核心,位置是入口。”
作为底层的图商,四维图新靠提供位置数据为生。
但四维图新并不甘心一直做配角,有着更大的野心,渴望在汽车千变万化的形势下大展拳脚,完成华丽转身。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一方面,智能驾驶舱业务薄弱。
智能驾驶舱是一个集成了各种it和AI技术的车载综合数字平台。车辆联网、多屏互动、智能语音成为智能驾驶舱的标配,从而改善驾驶环境,保障驾驶安全。
根据
比如四维图新的智能驾驶舱产品已经在丰田和雷克萨斯的多个项目中实现量产。2021年营业收入6.784亿元,业务利润1.221亿元,是其第二大业务线。
不过智能驾驶舱业务有点弱。
对此,四维图新官方也承认:“2022年,受商用车市场环境影响,智能客舱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其实智能驾驶舱一直都是叫好的。
四维图新业务线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业务做的不够。
2015年,四维图新依托高精地图优势,成功切入智能驾驶赛道。公开资料显示,四维图新与宝马、戴姆勒、本田等车企达成合作,提供相关智能驾驶服务。
四维图新自动驾驶AI总监李阳曾公开表示:“就像我们现在能拿到最多的地图一样,大家都在准备自己擅长的东西等待智能驾驶这块蛋糕的到来,等它真的来了再想怎么分。”
问题是四维图新努力了很多年,却很难见到成效。
2022年上半年四维图新智能驾驶业务营业收入34.2万元,仅占总收入的0.02%,聊胜于无。
这意味着四维图新通过智能驾驶实现弯道超车的愿景落空了。
强制MCU,能从低端走向高端吗?
尽管如此,四维图新的新手们还是有牌可打。
四维图新于2017年3月以38.75亿元收购捷发科技,捷发科技原为联发科汽车电子芯片子公司,专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
收购之初,杰发科技承诺2016年至2018年累计净利润为7.18亿元,实际净利润仅为承诺的84.11%。
为此,2018年四维图新计提商誉减值8.86亿元。
没想到,2020年初“黑天鹅”飞出,芯片供应链被打乱,汽车电子芯片供需失衡,四维图新也抢先一步。
更重要的是,四维图新迈出了国产MCU的关键一步。
MCU,俗称单片机,长期被加拿大恩智浦、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微芯等国外公司控制。而直到国产替代潮,国产MCU才有所起色。
需要注意的是,四维图新之前的MCU主要用在窗户、照明、制冷系统,相对来说并不高端。好在基于M0芯的更先进的32位MCU芯片将于2023年上半年量产,主要应用于汽车车身控制、舒适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汽车传感器控制系统等领域,从而进入高端领域。
机构不看好四维图新。
不过四维图新的飞跃能否一帆风顺,还有待观察。
毕竟国外公司不会轻易放弃高端市场,势必会对杰发科技发起封锁,杰发科技在技术沉淀和历史细节上都处于劣势。
总而言之,为了找到第二条曲线,四维图新从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汽车芯片三个赛道切入。目前只有汽车芯片表现不错,但仍无法阻止业绩下滑。
然后,四维图新急需一次自我救赎。
(报道)
- 上一篇 : ChatGPT创业潮来了 我既兴奋又焦虑
- 下一篇 : 小红书年刊流密码是他们& amp# 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