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越多 用户感受越差!
发布时间:2021-07-14 10:16:28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大多数人期望在40岁之前掌握很多权利,学习很多技能,做很多事情。
赚很多钱,交很多朋友,参加很多会议,拓展很多项目,等等,都是人之常情。
生活中有加法,自然就有减法。很多人知道怎么做加法,但是很多人不懂,不愿意做减法。
村长进入职场以来,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独立创业,通过做各种兼职副业赚了一点钱。他对减法有些了解,今天想和村民们分享一下。
01
不要有太多想法
今天,一个村民从外地来和我一起学习。在两个小时的交流中,我听到他说了至少10种想法。
比如我想做一个社区,一个Tik Tok,一个小程序开发,一个微信官方账号,甚至放弃主业去做一个情感咨询的账号。它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说,当他听到身边很多朋友说做这个赚钱,做那个赚钱的时候,总觉得会错过什么。
而且目前主业影响不大,所以想看看其他机会。
而他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前后半年多,花光了各种学习费用,最后一无所获。
所以,做第一个减法,不要想太多,不要什么都想做,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不要觉得赚钱的一切都和你有关。
02
不要做不必要的事情
除了多思考,有些人做得更多。
前不久,一位村民向我投诉,说自己时间精力不够,影响了现在的几个生意。
我问他做过什么项目。我从没想过一个10人以下的公司,做了七八个生意。
比如外卖CPS、知乎好物、Tik Tok小店、颤音短视频、社区团购等等。
他们有的赚钱,有的赔钱,但经过仔细计算,他们几乎不赚钱。
当时我帮他分析了成本、回报、人力、难度后,马上建议他只做三个项目。
这也是我个人3 1和4 2的商业模式,即保证有三个稳定的营收渠道,然后再做新的业务。
或者有四个稳定的业务渠道,再派一个团队去探索两个业务。
但核心前提是主业足够稳定,人力足够充足。
一般来说,如果团队人数是30人,你几乎不应该考虑做任何新业务。很多老板很容易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无法自拔。
03
保持专注
如果你在某项业务上没有很大的优势,那就放弃对多元化业务的一切幻想,包括对多种功能的一切幻想。
我们最近一直在开发一种营销工具,但实际上市场上的功能比我们的多得多。
但我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先做好同步,再做交易。
想一想,在有赞、微店等平台上,看不到快团、群杰龙、抽奖助手、问卷星等产品的功能吗?
其实他们都有,只是这些小程序选择先做好。
如何让这个功能被人喜爱,不可替代,首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四个方面:
其实重点是产品功能、产品渠道、产品类型、资源投入。
04
果断放弃
其实减法的本质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之前的决定,降低自己的欲望。
这正是反人类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
抛弃这件事,要果断,不要犹豫,不要害怕。
第一,我不怕之前投资造成的损失。我看到我们园区有一家新开的餐厅,开业一周几乎没有生意,老板果断关门转让。
因为关门只亏房租,可以通过转账补偿。
如果你坚持开企业,每个月的人工工资至少要5万,不包括日常的食材。
二是不怕离开已经组建的团队,可以调整岗位,对留不住的人进行合理补偿,果断解散,否则既害人也害己。
第三,你不怕盈利项目被关停。有些项目一个月可能给你带来3000元、1万元甚至更多。
但要时刻考虑,这样做对你的主业有什么价值?有根本性的改变吗?
05
减法不是无为
有些人对减法的理解会过于极端。他们不会做减法,而是少做无关紧要的事情,继续巩固核心业务。
任何对主业有帮助的人,或者不做点事威胁主业的人,不管有多难,都要花时间摸索,努力失败。
比如,直播发货是所有平台的必备。如果不做,就是违背用户的消费习惯。
对于品牌方来说,2021年以来,品牌自播是最大的红利,也是最重要的趋势。如果你现在不做,将来就很难做。
从今天来看,那些曾经忽视淘宝、群、社区、直播的商家和平台,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06
营销的本质是简单和真诚
减法思维不仅适用于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和项目的决策,也适用于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营销。
我们以电商购物为例。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除了交易和售后,用户只关心价格和质量。
不要把设置优惠券作为平台低价促销的手段,这样会增加用户的操作和心理负担。
优惠券是一种福利,一种特权,一种改善客户名单的手段,但不是为了降价。
要实现低价,应该像拼多多一样简单直接。
从服务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常看到哪些产品可以享受10项权利,20项服务,但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根本不关注,也不理解。
虚拟头和大脑的权益越多,用户的价值感就越差!
为什么呢?
因为用户根本没有机会体验,觉得你的服务不够好。
让我们反思一下。拼多多和饿了么发的5元券用得最快,因为用户感知最强。
所以我建议你列出未来最容易兑现的服务,不管是卖车还是服务,让用户感受到现实,但能提升你的回购和口碑。
最后今天从朋友圈借了一段,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如果你想要的比你的收入多,你会很穷,陷入痛苦和焦虑。
欲望比收入少,是幸福,会更平静,更自给自足。
只有当能力低于欲望时,我们才应该焦虑、反思和学习。
- 上一篇 : 拥有58%转化率的社区做了什么?把它拿来!
- 下一篇 : 打造全网最快的送酒平台!这家美国集团测试了新的外卖业务“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