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分享创造价值 合作实现共赢

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分享

为什么阿里和腾讯对互联的态度不同?

发布时间:2021-08-27 10:14:08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自7月份外媒曝出阿里和腾讯可能存在关联以来,业内一直在关注两家公司的官方态度。

随着两家公司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的召开,外界明显听到了两家公司对于互联互通的态度。

阿里CEO张勇的表态非常直接。——“互联网顾名思义应该互联互通”“我相信互联互通有积极意义”。“我们愿意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共同面对未来,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腾讯总裁刘炽平的讲话相对谨慎。——“平台之间的交互会产生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以非常谨慎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显然,与阿里的热情相比,腾讯相对矜持、冷漠。

坦白说,如果阿里和腾讯真的能实现互联互通,那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互联网默认的、坚不可摧的围墙花园中出现了一扇罕见的窄门,这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从未有过。

但是,为什么两大巨头对于互联互通的态度会有如此微妙的差异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如果双方互联互通,双方将如何沟通。

本文的分析逻辑是基于目前业内比较可信的谣言——

也就是说,如果双方互联,腾讯会向阿里开放淘宝在微信的传播链,开放淘宝的特别版小程序,而阿里则在其电商系统的闭环中支持微信支付。

我觉得这个谣言有可信度,一般对双方都是平等的。

1.阿里打开微信传播链意味着什么?

我看到一个科技媒体评论——

“互联意味着阿里可以获得他梦寐以求的微信传播链,这对缺乏社交关系的阿里来说非常重要。”

没错,如今的阿里对微信交流链接有着强烈的需求,从各种密码就能看出他对社交的渴望。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开始并没有杀淘宝,而是淘宝先杀了微信。

没错,让我们回到七年前的2013年11月22日。

当时微信刚诞生2年多,但已经是王者了。普通用户和淘宝客在微信分享了各种淘宝链接。

但当晚大家发现,从微信点击的任何淘宝链接都无法正常跳转,反而被转移到固定页面下载淘宝App,淘宝正式封杀微信。

总要有阻挡的理由。淘宝公关部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安全考虑——

“大量用户反映,微信朋友圈或营销号发送的链接点进了假冒的淘宝店铺,落入了金钱和商品的陷阱。部分用户还误输入了钓鱼链接,支付账号和密码被取走。银行卡内的资金被盗,威胁到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对此,我只能评论——呵呵。

那么,当时淘宝封杀微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淘宝封杀百度的更长历史说起。

2008年9月9日,淘宝宣布封杀百度爬虫,正式封杀百度,这也在当年的互联网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淘宝为什么要主动切断搜索的重要流量来源呢?

答案是——对交通的主权。

当时的淘宝还是一个纯C2C商城,主要从事B2C的淘宝商城(后来的天猫)两年后才成立到2010年。

所以当时它的商业模式是纯竞价广告模式,本质上做的是销售流量——的业务,也就是通过广告控制不同商品的曝光排序。

因此在商业模式上与百度有着硬碰硬的竞争关系。

当时百度红火,阿里担心:

一旦网友养成了“先在百度上搜再购物”的习惯,百度就掌握了购物的入口,同时商家也会在百度上投放竞价广告,淘宝就会成为交易中心。

很明显,它会攫取自己的利润,这是淘宝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就举起了封杀的大旗。

所以淘宝封杀百度本质上是流量定价权之争。

是的,当时的淘宝确实有这样的——的自信

第三方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占据了中国C2C市场70%以上的份额,“淘宝购物”在当时的网友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心智。

淘宝需要在流量份额和心智份额都比较小的时候把百度扼杀在摇篮里,自己享受购物竞价广告的全部利润。

今天回头看,这个策略应该说是成功的。这个结论基于两点——。

首先,百度确实失去了电商广告这块蛋糕。(如今,百度顶级广告主在行业内没有电商,与零售行业作为谷歌重要收入来源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淘宝在头脑和流量上对购物入口有着坚定的把握,那就是屏蔽百度并没有损失太多流量,该来购物的人还是会来的。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淘宝为什么要封杀微信,——更容易理解

首先,2013年的这个时间点,移动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移动终端的交易量仅占淘宝总交易量的15%,占比相对较小。

即淘宝首先确认切断微信流量来源不会对自身业务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其次,最重要的原因是

TOP

QQ客服

1891014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