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对话《巫师财经》:离家出走回来后 他已经进入了新的比赛
发布时间:2022-09-15 09:24:12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说到“巫师财经”(以下简称“巫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投行出身,创立了BC“财经区”的百万业主,“以我为准”、“资本吹”是他的名台词。
不熟悉的人可能只听说过他的各种八卦。曾经高调退出BC站,签约西瓜视频。
一个月前,他带着超过4个小时的视频回到了BC,弹幕纷纷展开“爷爷青会”,很多人对各种平台的选择对《巫师财经》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错过了知识轨道的黄金发展时期,他还会变红吗?
还有“巫师金融”对此有何看法?
最近,新目录编辑部单独对话魔法师财经,和他谈了3年来内容行业的热潮。据我们所知,《巫师财经》首次公开对外谈论这一切。
01
以我为准”的硬核财经科普
巫师是和互联网一起长大的,是B站原住民。当B站财经知识领域依然荒芜的时候,他看到了“打不到”,看到别人喷他“你上去吧”,所以他登上舞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2019年9月开始,《巫师财经》从资本的角度解读商业世界,讲述了大企业的资本战争、明星的资本游戏、香港金融保卫战、传染病对经济的影响等。BC发布的14个视频平均有300万个,改期3个月内上升了200万人。
他的内容风格非常强硬,为了提高信息密度,不选择实物出镜,而是整合纪录片、电影等画面素材,搭配2个窗口、数据可视化的图表和解说。
《巫师财经》很少追热点,而是集中在长尾内容上。每期视频短则10分钟,长则30分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制作研磨。
这背后的创作过程并不神秘。他把它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协调,第二部分是制作视频。
巫师当过几年金融分析师,后来做视频也是按照投资银行调整方法运营的,同时调动了行业、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协调交易、事件、明星。
例如,“明星和资本”系列的视频,向导首先根据目录和工具获取各种信息。包括通过万得等专业性很高的信息渠道分析明星背后公司。关于八卦类的内容,需要强烈的网感。他还可以去公众论坛集团寻找线索,抽丝剥茧。
收集了大量素材,抓住了有核心节点、起伏不定的转折点和故事的几张章节,形成了脉络和相应的几个观点,编成一条主线进行了叙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因此,在《巫师财经》2 ~ 3万字的文案后面,有可能查阅了数十篇研究报告和论文。他在视频开头自信地说“以我为准”,粉丝们也取笑他是“论文区Uper”。
《资本战争》系列第三期,《香港金融保卫战》的大制作,使巫师完全被圈起来了。他的情报来源除了新闻、市长/市场数据、采访和交易公告外,还包括索罗斯的《改革全球资本主义》《金融炼金术》755-79000、沈燕涛《索罗斯论全球化》等。
干货很多,但视频曝光的效果并不无聊。巫师擅长维度式解释,即“幼儿园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运用科普专业理论,讲述圈子故事,让观众像看电影一样接近资本世界。
总之,魔法师像“满分作文”一样的升华、文采飞行、充满感情、最后象征性的“资本打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视频制作方面,武当认为编辑是拼凑素材的过程,重点是控制文字部分的研究和文案本身。
他写文案的时候,经常出现,写了很长的答案,结果删掉了一半的情况。“人们可能觉得比较干燥和无趣的东西都要删除。节奏快,谁都会下意识地看完。”
一开始视频都是武当一个人创作的,流量非常快,得到了广泛的正面反馈,再加上“不动”的投降,所以武当全职做自媒体,正式开展了网红职业生涯。
2020年,他组建了一支队伍,但文案仍然依靠本人。《魔法师财经》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没有太大变化。
“对某事的敏感性,比如,知道哪个地方应该有趣,别人给你用的话可能用不到,也可能剪不到这个味道,很玄学。
《巫师财经》这样以自己的力量开辟财经知识区,被认为是代表BC“破圈”的UPU代表之一。
他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地踩了风口。“我受欢迎的不是我有多厉害,主要是填补了当时市场的空白,而是大家对高质财经内容的需求。
02
争议风暴中,退出B站
获得人气后,与流量一起涌向《巫师财经》的是争议、批评和各种“朴”。
2020年2月,《巫师财经》内容剽窃、人为伪造、投资经验虚假、各种揭露、争论开始激烈起来。迫于舆论压力,他也私下表示,将通过道歉澄清经验,调整以前的非标准引用、文稿等。因此,视频账号出现了流量瓶颈,甚至掉了粉。
陷入风暴中的魔法师收到了铺天盖地的信息,有人发泄情感,也有人认真地写小作文,一一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小英语语法错误、口误等教育,填满了BC、微博、公众号、抖音(抖音)各平台账号的后台。
甚至,由于对陌生用户的抖音(抖音)消息条带数的限制,有人特别注册并发送了其他帐户。
外界的混乱确实影响了巫师本人的生活,从二维互联网世界蔓延到三维现实,他的个人地址被扒窃,有时还会受到意外的“惊喜”。
随着时间的推移,巫师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了。“一开始我有错的地方,这些东西承担了就承担了。”
巫师也重新开始思考。为什么要自己做《巫师财经》?一开始很爽,任性输出,粉丝追捧的爽感在下降,如果继续做下去,该追求什么?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商业化。
正如视频中强调的那样:“商业化是推动内容产业发展的最底层动力源,所有网红都是普通人。他也有各种压力。最终要靠钱。钱不能解决100%的事。但是可以解决99%。”
2020年6月,《巫师财经》宣布“退出BC”,与平台的决裂,双方的争吵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巫师奔向西瓜视频。
此后,作为西瓜视频的单独创作者,《巫师财经》每月播放26个视频,3个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个,目前拥有超过503万粉丝,但总播放量和互动性大幅减少,累计赞人数仅为67.2万人。
两年后,知识类内容赛道已经成为红海,BC站也有不少高质量的泛财经视频。当“魔法师财经”这个名字逐渐被遗忘的时候,今年8月,他又重新恢复了公众的视线。
03
一条4小时的回归视频
8月16日晚上,《巫师财经》的整个平台账号正式发布了“恢复整个互联网视频”。
在B站版本的回归公告中,《巫师财经》表示:“以前有对不起BC的地方,影响很大。最终当初做出决定的瞬间是为了追求混乱和利益。”
他说自己不想隐瞒。既然决定回来,不如老老实实地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让大家知道“我就是这样的人”。
时隔两年的展望回归,《巫师财经》带来了4个小时长的视频,翻拍了《网红和资本干事》,表示诚意。
4小时的视频,巫师准备了足足3个月。他形容创作过程为“写了一本书”,初版文案达到了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万字,削减后仍有12万字的内容,收集的资料更是数不胜数,比成果多了好几倍。
整个视频从宏观角度梳理了近30位网红的诞生和资本实现的道路。婚姻资本化、图形视频直播变迁、丑陋的文化回顾、市长/市场沉没等多个行业都成为话题。将互联网、物流、电商等三个历史脉络联系起来,将网红个人的商业化放在社会经济背景下讨论。
仍然是干货硬核风格。素材画面镜头和清晰的数据图表,“资本不能吹,我们下次机会见”的结局,让久违的广大观众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另一个时代。)(另一个时代。)
之所以能花这么大的力气做这件事,是希望武当能有内容上的突破,让大家对回归的注意力更集中在作品上,而不是他身上。
“我自己是瓜,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舆论,各种对我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只有作品永远、极端、严肃、浪漫地对待作品才是唯一的王道。”
虽然结果没有如他所愿。
外界几乎把所有的关注都落在了《巫师财经》回归前景的事情本身上,通过各种分析,探讨了他离家出走和回归的动机和原因。
巫师有点无能为力。“有些事情是无法控制的。”他看了一些报道,觉得说的也有道理,有些甚至在文章分析中才反应过来,原来这种行为背后有这种深意。
在经历了两年的停滞后,他再一次回顾争议纷繁,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觉。
他认为讨厌他的批评者其实和真爱粉属于同一类,都在一个讨论场上,真正的对立是路人不再挑错误,不再有阴阳怪气,也不再关心《巫师财经》的一举一动。
所以有时很想念当时的批评者。"巫师感慨万千。
04
个体竞争的时代结束了
围观者热衷于比较《巫师财经》和财经区的后起之秀,讨论《巫师财经》能否重现过去的辉煌。
从他的角度来看,再边界位个体之间的竞争已经结束,再做只会陷入疯狂的内圈,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现在是金融机构赛马圈的时代。我已经进入了新的比赛。”
他成立了自己的机构——武当TUBE,直接到财经新媒体的产业上游服务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帮助企业做代理运营、品牌IP孵化、财经宣传相关工作。
巫师的心态和身份已经从纯粹的创作者变成了一个机构的总经理。
对于个人未来规划和财经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他也进行了新的思考。
新目录:你认为财经内容的未来方向会是什么?
巫师财经:百花一齐释放,但变成了红海。我认为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19年是入境的最好机会。现在只会陷入疯狂的内圈泥潭,会受到各种限制政策的阻碍。
现在是金融机构奔走马匹的时代。没有机关背书或资质,很容易受到限制。因为再警区气势之后,很多人游走在灰色地带,限制越来越严格,限制成为最核心的关键词,无论什么内容都要让给遵守规定。
这个门槛反而对金融机构内部的人出来大有帮助。金融机构尝试社交媒体就是利用这一优势。
新列表:你为什么想成为巫师管?
巫师财经:说实话,目标是利润,资本是永远不睡觉的。公司要赚钱。
2020年,很多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找到了我们,不想做TO C事业的我们一下子跳进了企业。很多头部金融机构还没有打造自己的门户,所以我们帮助他们。也就是说,除了冠豪自己企业的矩阵IP孵化、蓝V号之外,还有各种头部金融机构帮助孵化很多IP。甚至可以做到300万,500万韩元。
新列表:视频中介绍的巫师TUBE有5%是MCN业务,MCN做得怎么样?
巫师财经:财经MCN做得再好,在遵守规定的前提下,利润是有天花板的,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孵化的是比较高规格的账号,但是音调高,商业化就有局限性,近两年经济大势。特别是广告投入到这一水平后,整体规模并不乐观。
MCN的初期投资是巨大的。即使以后收回成本,支付这么大的费用也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对于“资本吹”的我来说,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所以直接去了服务金融机构,MCN业务只有5%。
新目录:从创作者到总经理的身份变化对你有什么区别?
巫师财经:以前单纯是创作者,想做什么就疯狂,疯狂,这种状态也确实很容易制作出传播度很高的作品。
但是现在我们在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工作。我现在都满是合规!遵守规定!遵守规定!可以说,这一转变是从野蛮增长向稳定发展状态的转变。
机构输出的财经内容要在专业性和合规性的前提下展开,在社交媒体上,这个红海也要和大家劝阻,这一点其实对我们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确实很难,但从博主到公司总经理,成就感的来源是不同的。公司的观点显然是,顾客的认可是最大的动力源。
当然,各种各样的人都被甲方挖走了,这也是行业特点,投资银行里,大家都说,如果你完成了项目,客户不想挖你,就意味着你需要成长,结果改变了轨迹,这仍然是逻辑。
新目录:如何总结过去两年的经验和收获?
巫师财经:即使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了一些事情,但由于商业化途径的探索,垂直于金融,积累了很多事例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中信证券、嘉实基金等长期服务的客户从磨合到并肩工作,客户信任我们,介绍新客户,逐步得到认可的过程来享受成就感。
还有一个“甜蜜的教训”,是我们孵化的500W的大IP之一,因为涉民被禁了半年,所以在交学费的情况下成长起来了。
账号的商业化是《巫师财经》的主要受众是一线城市的高顺人,要再次考虑如何以商业内容为他们提供服务。我还没明白。
新目录:你想过第二个、第三个或更多的“巫师财经”吗?
向导金融:无需IP即可复制。
我经常会给别人灌输“不要参考《巫师财经》这个特别的例子”的理念。第一个视频反而不是好的参考对象,要看99%创作者的成功方法论。
新目录:这几年还有遗憾或后悔吗?
巫师财经:不,人不能背后议论。你经历的那些看起来后悔和后悔的事,如果你不经历它们,你到今天都不会成长,要承担的任何事,都要承受,那段经历该怎么办。(约翰f肯尼迪)。
新目录:现在又有人问《巫师财经》现在怎么样了?你会怎么回答?
巫师财经:谢谢邀请。我现在以一家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回答这个问题。
(申报)
- 上一篇 : 野iPhone无处不在苹果保真和充足管理哪里不贵?
- 下一篇 : 茅台价格2万 10倍优质冰淇淋一瓶 谁买单?谁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