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块钱做饭 阳台养鸡 大城市年轻“农村人”
发布时间:2022-10-11 09:22:28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消费主义倒退
你见过的最小气的人有多小气?
在豆瓣抠门群,有个男的说他叔叔把内裤穿成纱布,直接用旧内裤过滤豆浆。
爷爷成了豆瓣团永远的神,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放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试图跳出消费主义的怪圈。
在豆瓣,有34万自称理性鹅的逆行消费主义者;在哔哩哔哩的视频《消费主义如何欺骗和洗脑年轻人》下,有362万次播放,4.7万个弹幕;即使是在被所有网友公认为消费主义泛滥的《小红书》里,也有无数女生在讨论如何避免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前几年最流行的鸡汤就是“女生要善待自己”。现在的女生都在研究如何不踏入商家精心编织的各种消费陷阱。没有哪个名牌包包比他们钱包里的钱更实用。
工作,赚钱,消费。
这三种行为几乎构成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行动,只是疲惫困倦的年轻人在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
他们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逆行,通过降级消费来升级生活。
他在北京年薪60万,每周用100元买菜。
两盒牛奶,两包烤面包,一盒小西红柿,一把香蕉,两个西红柿和一些蔬菜。这是这周季林给自己购买的早餐和一些午餐食材,一共花了75.9元。
买完东西,他把食物整齐地放在地上,拍照,修图,写文案。经过一系列熟悉的操作,他发布在小红书上,然后把食材分类放进冰箱。
小红书分享他的极简生活方式是半年前开始的。他本人在4A广告公司工作,非常擅长图片美和文案。这个名为“低消费生活实验室”的账号,半年时间已经积累了近6万粉丝。
“很多人说这是我的设计,但事实上,这是我真正的生活方式。”
像季琳这样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低消费生活的博主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在看别人的极简生活减压。三年前,大众倡导的口号是“善待自己”。现在,人们越来越厌倦这种虚无缥缈的“美好”,向往简单朴素。
小红书上有35万个关于低消费生活的帖子,最热门的是生存挑战。每个人挑战10块钱,获得一天的饭钱。挑战是500块钱在北上广只待一个月,30天除了日用品什么都不买。
对于吉林来说,这些挑战更像是日常生活。
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年轻人都在为简简单单奋斗不同,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季琳其实是个标准的“中产”。他在北京有房有孩子,有年薪60万的工作。
在广告行业工作,季林的同事大多穿着鲜艳的颜色。LV、G UCCI等名牌包包是标配,衣服大多是奢侈品牌。
但他自己却与这种生活方式相悖。每个月早餐只花300多块钱买菜,午餐和晚餐略贵,只能在CBD附近的餐厅做。一顿饭30元左右,坐地铁通勤10元左右。一个月交通费大概200元左右。优衣库打折后半年可能买一两件衣服,月均消费只有2000-3000元。
用季麟老婆的话来说就是“为什么要过苦行僧的生活?”
吉林并没有觉得苦,相反,这样简单有序的生活给了他难得的放松感。
“之前,我的工资开始越涨越高。我从几千到一两万的时候,也喜欢买东西。你知道Pantone色卡吗?我过去常常根据那种流行的颜色购买许多T恤衫。毕竟是在广告行业,见人不能穿的太差。”纪琳告诉我,“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真正每天穿的,其实就是黑白两件,买的其他几千块的t恤也在衣柜里吃灰。”
“直到有一天,我下定决心,把这些衣服都扔进小区里的旧衣捐赠箱。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解放了。”
吉林的家可以说是送别剧《我的家是空的》的完美再现。整个房子只有厨房和一些小家电,剩下的就是床,连沙发都没有。
“这项工作工作量太大了。现在的工作氛围比十年前更加宽松。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你的同事不停,你也不停。回到家,我只想睡着。”
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吉林算了一下,上周他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在一个小时的通勤时间里,他仍然要在地铁上处理来自媒体的消息和私信,每天要阅读300多条消息。在这些留言中,虽然总会有一些质疑或嘲讽的声音,但大多数网友还是在他的内容中找到了安慰和平静。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就像一个气球,被要求不断努力,好像一直在给这个气球充气,”季林对我说。“但是你不知道遇到什么小问题,这个气球可能会突然爆炸。”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害怕被落下,无法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所以一直在忙。但我希望让你看到,美好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钱。”
"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抵制消费主义。"季林告诉我,他发现越来越少的同事拿着星巴克,越来越多的人拿着马克杯从公司咖啡机里取免费咖啡。
这不是消费退化。相反,他选择了更好的原料和更耐用的衣服。摒弃了多余的消费后,季林用每月2000元完成了自己的“消费升级”。
她在她的阳台上养鸡,以实现鸡蛋自由。
季琳在小红书吸引了6万想要亲近他极简生活的粉丝,而优优则通过她的神操作成为了豆瓣小气团的大神。
当大家还在花钱买菜的时候,优优直接种菜养鸡,实现了食材的自由。
在自家的小阳台上,悠悠养了一箱小鸡蛋,耐心地孵化成小鸡,终于实现了“鸡生蛋,蛋生鸡”的自由。
她在鸡下面放了一个发酵床,发酵床里的发酵菌可以分解鸡屎,消除臭味。除了母鸡下的蛋,多出来的公鸡也可以当食物,只留下几只漂亮的当种鸡。
即使在聚集在卧龙凤雏的抠门群体中,悠悠的帖子仍然吸引了大量抠门的人,他们高呼“我好无聊”。
事实上,这并不是悠悠球第一次尝试自给自足。在最近的两三年里,她开始种植各种水果和蔬菜,比如大白菜、生菜、胡萝卜.
去年她买了40块钱的种子,种了一整年的菜。
“8块钱一袋的花椒籽,承包了一村人的花椒。”你得意地告诉我,去年全村人都摘了她种的辣椒,她还是吃不完。
回到城里,优优无法开辟菜地,就在阳台上养迷你鸡,实现了蛋和鸡的自由。
你从去年9月开始过低消费生活,刚好一岁。而开始的原因也很简单,正如她所说。房子被堆成了垃圾堆。
优优一个人住在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但是因为她太爱逛街了,房间里堆满了杂物,到处都是她舍不得扔掉的没用的东西。当她回到房间时,她只感到沮丧,所以她开始放弃她的房子。
“以前半夜睡不着就开始逛街。”你跟我说“现在我过的是低消费的生活,更容易满足。我不会再乱买了,只买我刚需的。”
你在逛豆瓣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贱男联”这个群。她似乎已经找到了组织。这个群体的简要介绍就是“我们不是因为穷才挑,我们只是挑”。虽然团体名为抠门男,但其实男女队员都有。这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小气的经历。
虽然尴尬,但团成员的生活还是很“精致”的。
当一个女生分享自己一天只花5块钱买土豆时,遭到了团队成员的强烈斥责,会损害身体健康。虽然你很尴尬,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自己种菜养鸡的优越感无疑是组里的标杆人物。
"事实上,我已经在村子里找到了一所小房子,我打算搬到那里去住。"你给我发了一段视频。在一片僻静的树林里,一座红砖房正穿过狭窄的小路,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
"这附近都是土地,所以你可以自己种菜。"你兴致勃勃的跟我分享了她的改造计划。“后期可以养些鸡鸭鹅,准备养两头猪。”
之前,优优做的是房产销售的工作,压力大,时间少;现在辞掉工作的优优要去农村开始田园生活了。
至于职业规划,她准备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做一个小UP主,现在已经在淘宝上卖起了自己的养鸡保温箱。
“我想让更多的人拥有简单的幸福。”你说,“哦,打错了。”
“是捡鸡蛋的快乐!”
“极度贫困”的另一种可能
其实“消费主义”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曾经是“一颗钻石永恒,一颗钻石永恒”的口号。现在它在小红书和Tik Tok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它通过批量制造欲望和焦虑,让我们乖乖买单。
社会学家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年写道:在现代性的工业阶段,毫无疑问,每个人在拥有其他身份之前都必须是生产者。
在现代性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消费者时代,这个不争的事实变成了:人必须首先成为消费者,才能拥有其他特殊的身份。
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接受新的诱惑,保持在无尽的兴奋中,保持在怀疑和不满中。
这是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事实。消费者的身份根本无法逃脱,无时无刻不活在消费主义的诱惑中。
眼下,就算你在各大平台搜索“反消费主义”,也可能立马被种上一些极简主义的活物。
或许我们可以逃避由此产生的虚荣和焦虑,却难以逃避无聊。
你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你得到一个香奈儿包,它不会提高你的阶级。你也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水光肌”,不过是商家为女性量身定制的外表焦虑罢了。不过,你可能还是无法避开莉娜贝儿这个可爱的娃娃。用消费来获得瞬间的满足和快乐,几乎是每个人的生活常态。
尤其是当生活被工作填满,只给自己留下碎片化的时间时,这种通过轻松消费就能获得的瞬间满足感,更是诱人。
当我们的梦想、快乐、幸福都被消费定义的时候,似乎就无法逃离消费主义。
“精致穷”曾经是绝大多数年轻人追捧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节衣缩食,但一定需要一些大牌包包来应景。下个月的租金可能还没定,但最新的网上名人店必须打卡。
现在,这些抵制消费主义的年轻人正在研究如何“穷精”。在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和花费,戒除了那些华而不实的欲望和享乐之后,他们仍然可以用小钱过得精致。
低消费永远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些年轻人也在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向我们展示另一种可能:也许不消费也能获得幸福。
(报告)
- 上一篇 : 直播被骂被搜 现场一共卖了2500元 为什么说赚了椰子树?
- 下一篇 : 我刷了一天短视频领红包 赚了一两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