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卖5000万 籍走红背后的三个真相
发布时间:2022-12-05 09:37:18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经过几天的热搜,大s和汪小菲的床垫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我们无意再次回顾这场纠纷的始末,也对价值百万的床垫不感兴趣。相反,我们希望进一步审查这场闹剧的配件,——刘妈吉,或者更准确地说,刘妈吉的酸辣粉。在事件最火爆的时期,人们一边在微博里“吃瓜”,一边涌入纪的直播间。
根据飞瓜数据,11月22日-24日,马六记Tik Tok官方直播间销售额在250万-500万之间。与此同时,汪小菲的母亲张兰的直播间也吸引了大批粉丝。23日、24日直播销售额达到1000-2500万,其中马六记约占一半。也就是说,在仅仅三天的时间里,在最乐观的情况下,纪直播间的销售额已经接近5000万元。
剥去这个事件的娱乐外衣,回归商业逻辑,我们发现了以下三个真相。
真相:从卖货到卖内容,直播把商品带入了2.0时代。
“这是一个商品不短缺的时代。”一位有近十年零售经验的品牌创始人曾经这样告诉我们。
深挖一下,这句话——背后其实有三层意思
第一,大部分消费行业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家担心的主要是市场认知度和渗透率,而不是产能和产量;
第二,当消费者需要某个特定商品时,无论通过什么渠道,总能方便地买到;
第三,即使市场上暂时没有能满足相应需求的产品,只要有人抓住这个痛点,借助中国庞大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也不是难事。
所以商品本身之外的东西更重要,比如购物时独特的气味,餐馆就餐时无微不至的服务,或者赏心悦目的店面设计。当销售领域从线下搬到线上,三维降为二维,这个逻辑并没有改变。
但是直播很难刺激嗅觉和触觉。如何仅凭视觉和听觉在直播间创造出“超越商品本身的东西”?张兰做到了,内容就是这样。
张兰是一个很特别的带货主播:一方面,早年在加拿大洗盘子,后回国开餐厅和俱乐部,被资本管理局踢出公司。丰富的个人经历给了她强大的气场和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加上前儿媳大s的社会影响力,张兰有一定的明星效应。
直播过程中,张兰放低身段,充满激情地与观众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表演性质。当汪小菲爆发新恋情时,张澜甚至在直播间直接报警。同时,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得不卷入是非之中。
其实这些都是内容。而仔细拆解,这些内容至少同时具备三个属性,其丰富程度令人咋舌:
第一,娱乐新闻的属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兰是娱乐新闻的源头;第二,脱口秀属性,张兰对生活的真实多少有些可信,对生活的态度也在直播中表露无遗。甚至有人评价“蓝捷的直播治愈了我多年的精神内耗”;三、电视剧属性,戏剧性的画面频繁出现在张兰的直播间。
这些内容成功的煽动了观众的情绪,接手了热点事件形成的场外流量,即使没有太多的产品介绍也实现了转化。
对比纪官方直播间,可以看出张兰直播间的内容优势。
一是销售规模,即使排除张兰直播间的非麻六录产品,销量依然是麻六录官方直播间的两倍左右;
第二,粉丝数量增加。23日和24日,马六记Tik Tok的粉丝数增加了16.6万,而张兰账号同期的粉丝数增加了89万,25日一天甚至上涨了151万。
第三,在生命周期中,马六基直播工作室的销量从25日急剧下降到24日高峰期的1/4左右,而张兰直播工作室表现出更强的韧性,28日直播销量维持在高峰期的1/2左右。当然,这里很难排除张莹莹事件的影响,但事实上它进一步证明了内容的重要性。
虽然两个直播间在性质和产品覆盖上有很多差异,但不难看出,最终效果的差异是由内容属性的强弱造成的。可以说,张澜Live工作室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场”,而季Live工作室仍然是一个“销售场”。
另一方面,今年热门的直播间,如东方精选、T97咖啡等,都有很强的内容属性。核心原因在于:
第一,大量品牌和人才入驻后,短视频和直播领域不缺商品,就像现实世界一样。红利期已过,产品销售本身难以引起用户兴趣,获客难度和成本飙升;
第二,达人本质上是一个渠道品牌。他们为消费者选择好的东西,降价,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现场配送需求。而且它的整体格局和生态已经比较完善,也就是说这部分消费者的基本诉求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要想突出重围,就得跳出卖货的逻辑,另辟蹊径。
基于以上多重因素,从卖商品转向卖内容,必将成为未来很多新品牌、新人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真相二:酸辣粉一枝独秀的背后,是熟食会不会崩盘,不得而知。
麻吉的零售业务有很多产品,但在这场风波中,只有酸辣粉火了。
根据飞瓜数据,酸辣粉是马六记官方the No.1月销售的第一名产品,预计销售额达到1000-2500万元,约为第二名香肠的10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老坛酸菜鱼这种被资本市场普遍看好的预制菜,销量不足万条。
所以有人说预制菜市场潜力不好。但这一结论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
Tik Tok六大官方账号按产品销售统计|土元水果套装飞瓜
事实上,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马六记销售的所有零售产品都属于预制菜肴。根据这一标准,调理蔬菜可分为三类:即食/热调理蔬菜、即食调理蔬菜、调理净菜。
以上图所示的产品为例。香肠、鸡爪、萝卜干、酸辣粉、重庆面是即食/即热的熟菜,老坛酸菜鱼是即煮的熟菜。虽然从监管和行业标准来看可以这样分类,但从业务逻辑来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目前市场上有争议的其实只是即食菜。
做好的菜有没有前景,恐怕三言两语说不清。但显然,用吉最近的销售数据作为论据是有失偏颇的。
酸辣粉和重庆面之间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分类,叫做方便食品,也就是和方便面属于一类。这类产品客单价比较低,功能上可以做简餐,渗透率高。所以用户在对麻柳记品牌好奇的时候,自然会优先选择酸辣粉这样的产品来尝试。
即烹饪调理菜,一方面在C端消费者眼中接受度低,渗透率低,所以B端餐饮仍然是这类产品的大本营;另一方面,由于其较高的单价,很难成为冲动消费的产物,而更多的取决于深植草和消费习惯的培养。所以老坛酸菜鱼在纪的直播间能成为爆款产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用说大量不精准流量的涌入了。
虽然销量看似不温不火,前景仍不明朗,但马六记推出即食的准备菜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
今年5月,汪小菲发微博称:“现在马六记线上销售和外卖远远超过线下门店收入。线上最火的是酸辣粉,Tik Tok销量超过31万。”他对刘妈记的定位也从“连锁餐厅”变成了“食品公司”。
那么餐饮企业做现成菜也就顺理成章了,与主业息息相关。同时可以布局潜在赛道,更何况像西贝莜面村这样的兄弟品牌都在做。同时,布局便捷快餐能快速抢占赛道红利,比西贝莜面村等只做现成菜的餐饮品牌多了一个筹码。
不管是否有经商的天赋,刘妈的这一步,已经走上了正轨。
真相三:热度迅速回落,平庸的品牌难以拥有长红的命运
这几年流量红利赢了很多品牌。然而,与嵇的命运相似,其流来去匆匆,许多人都已跌落神坛。
某垂直消费电商平台创始人表示,2019年至2020年的资本狂潮已经催熟了一批新的消费品牌,这些品牌以颠覆性的流量效率迅速占领了品类头部。但这种被渠道和流量红利拱起的品类优势,在流量之后并没有留下任何常青品牌需要的心智沉淀,几乎没有护城河。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谈交通色变”。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王薇薇表示,流量红利当然要抓住,但长期发展还是要看品牌自身的能力壁垒。一个快餐轨道头品牌的创始人曾经告诉我们,成为网络名人是获得长期成功的一种方式。
所以,流量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品牌的硬实力承担不了流量,或者太依赖流量了。3354显然,纪也处于这样的危机之中。
从上面显示的销售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六记的销量迅速下降。这并不奇怪。毕竟没有一个品牌一直处于这么高的水平,但是马六记有实力红起来吗?
我们主要关注四个维度:产品、渠道、营销、品牌。
一、产品上,根据Tik Tok飞瓜的数据监测,消费者对马六记酸辣粉口味的评价多为正面词汇,如“好吃”、“劲道”、“好吃”。但是线下店就没那么乐观了。在——美团上,马六记餐厅的评分大多在4.0-4.5。
其次,在渠道方面,目前马六记的零售产品仍以线上渠道为主。今年5月,有消息称马六记酸辣粉将于11月进入线下2000多家7-Eleven便利店,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实际落地。
第三,在营销方面,只以季直播间的日常表现作为参考。11月上半月刘妈吉官方Tik Tok平台销量大多集中在10-25万,只能说中规中矩。
第四,品牌上,除了和张澜注入的强烈的个人色彩,很难说刘妈姬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什么认知资产;更严重的问题是,马六记的产品几乎都是贴牌生产,但其价格却比同厂推出的同类产品贵很多,极大地伤害了马六记的品牌形象。
综合以上四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能说记是个烂品牌,但确实缺乏亮点;如果汪小菲不自带流量,恐怕很难引起消费市场的关注。
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与一些明星进入餐饮行业只是为了赚钱不同,汪小菲本质上是一个想通过商业成就证明自己的企业家。
从选址到运营,都是汪小菲亲自操刀,店铺开业没有请明星站台,足以说明他想踏踏实实做生意。但问题是,王粲肖飞看清楚了这种短期流量背后的本质,他还能一直保持对这一行的清醒和敏锐吗?
最后,借用大s 11月21日发布的声明中的一句话来做个总结:“愿止争,愿马六记生意兴隆。”
(报告)
- 上一篇 : 新手品牌如何快速找到达人 获得大量优质笔记本?
- 下一篇 : 粉480万 货物2亿 新晋抖音(抖音)正常类张兰稳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