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分享创造价值 合作实现共赢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35年的浪花:向我们告别的互联网产品

发布时间:2022-09-22 09:27:06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1987年9月20日,西方世界首次通过网络收到中国来信。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也是中国互联网动荡35年的开始。

图片

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送到德国。1987年9月14日发送,9月20日收到,足足走了6天。

1987年向世界问好并不容易。由于各种不起眼的小障碍,9月14日发送的邮件时隔6天安全到达了德国卡尔斯鲁厄。

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机和网络设施(NCFC)工程开通了连接互联网的64K国际航线,中国被国际正式承认为拥有真正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同年5月,中国互联网之父唐千百的参与注册,成为中国最好的域名。“CN”产生了。

1996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领海委”的广告牌。

但是,

—— 890年代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中文互联网辉煌动荡。

遗憾的是,吐出这个广告语的领海委员会在2004年倒闭退场,无法亲眼目睹。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人数达到了3.88亿人。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亿人,成为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网络终端。

产品进度条以此为界向左移动,PC互联网持续高涨。向右,移动互联网产品成为主流。

时隔35年,中文互联网的热潮和退潮,多少产品经过变化和消亡,最终沦为时代的记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从定义上看,互联网产品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无形载体。

那么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我们将互联网产品大致分为内容、社交、娱乐、工具、交易五大类。

作为典型的内容产品,整合新闻信息的门户网站改变了原来报纸和杂志内容的传播媒介,可以认为是互联网产品史上的第一个商业模式,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站显示。

2000年,新浪、互联网、搜狐三大门户网站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

此后主业与门户网站无关,但当时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开始了。

但是,门户单方面传递信息,而通过相对于它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型,个人用户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有发声的机会。

随着信息门户网站转变为个人门户网站,博客登上了历史舞台,2005年门户网站也参与了博客业务。

但是冗长博客的门槛太高,不是所有人都是“公共知识分子”。

Blogger创始人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2006年创立了与博客产品逻辑相反的Twitter。

推特限制用户一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另外,在推特上可以使用“@”将内容与人相关联。同时,还可以将别人的推文上传到自己的主页上,叠加评论,使其分裂。

门槛低,传播快。在中国,这个产品被称为微博,互联网开始大众化。

新浪微博凭借新浪在门户时代和博客时代积累的能力,成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史上最成功的产品之一。早期,名人效应吸引了大量用户,被一些BBS社交产品夹击。

提到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它是网络汉语社交的开始。

图片

1995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的校园BBS“水木清华”成为国内第一个进入公众视线的论坛。

天涯论坛在PC时代召唤雨,21世纪初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沙发(第一个评论人)、LZ(楼主、发帖人)等网络词汇一直沿用到现在。

2005年,王兴和几位大学生创办了校内网,之后的人文网将人文网合在一起,这是当时最流行的网络交往方式。

当时,快乐网和人人网合并的快乐农场是泛娱乐社交的顶峰。每天去别人的农场偷食物是多少人最愿意做的事。

早期休闲类的泛娱乐社交应用不多,QQ宠物可以用不复杂的游戏吸引很多用户。只是发展越来越臃肿,运营越来越晚,最终在2018年被腾讯放弃。

图片

2018年,腾讯已经可以用QQ、微信雄霸市场,但将时间线转回20年前,在即时消息传递中,当时站在社交鄙视链顶端的是微软的MSN。

2003年已拥有3亿用户,是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讯平台,漂洋过海受到白领们的喜爱。

代替博客,微博、QQ战胜MSN,内容产品和社交产品的本质离不开用户争夺战。

娱乐产品的子领域很多,在视频、照片、音乐、视频、游戏、文学等细分市场,你争我夺是很正常的事,从对立到合并也是很常见的事。

从天庭听到虾米音乐的退场,都为今天的TME大战王云铺好了铺垫。

国内第一个文学网站是桉树下,慕容雪村,安妮宝贝,现在在哪里。大家都在这里留下了脚印。与起点中国网、红袖乡网、小书院、天芳青书网、热读网、镇江文学城等一起开创了中国网络文学天下。

但是十年前他们都有共同的背景3354盛大的文学,后来盛大的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列文集团。

图片

但是,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登上中国首富宝座的是游戏。

2001年引入陈天桥盛大游戏的《传奇》是中国网络游戏的第一款现象级产品,每三个能上网的中国人中就有两个有传说。

2015年手游时代即将到来,腾讯以《英雄联盟》代理商为基础开发了《王者荣耀》,火爆的6年后,其正常地位在米哈游《原神》受到了挑战。

游戏伴随着互联网,背负着新时代“精神鸦片”的污名,成为了“网瘾”的头号打击对象。对此,工具类产品雷电可能会很严重。

2003年雷声公司成立时,网络快车乘尘占据了市场的80%。但是不久就被雷霆取代了,有传闻说国际快车创始人沉迷游戏,停止了软件更新,给雷霆抓住了机会。

其他互联网产品可能没有迅雷的运气,交易类的产品争斗尤为激烈。

1999年,邵逸派模仿ebay创立了ebay网,但在一年内,ebay的各种数据位居国内电商榜首。

2003年,易趣网在中国电商市场占据了80%的份额。为什么2013年,那年淘宝成立,接过马云C2C电商的大旗,ebay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生活服务业电商和实物电商的模式差异,O2O团购模式落地了。

谁第一次吃团购螃蟹的问题已经埋在历史的尘埃中,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兴带领美团在1700多个产品的“天坛大战”中取得了2010年的最后胜利。

图片

35年来,无数互联网产品因版本计划、自我革命、市长/市场需求和反馈而被取代,或因产品突发问题一次性下架,但丧失了更多价值的人被埋葬。

部分产品发布正式公告,告别面子。虽然还有网站,但使用量和活动度已经明确了网民的取舍。

互联网产品35年消亡史

时间不能倒流,但历史随时可能重演。从35年互联网产品发展史来看,产品的发展逻辑和消亡原因总是相似的。

在分析所有原因之前,合法遵守是产品稳定的前提。

如果产品开发先于制度规范,快速广播先例就在前面。

2007年,王欣创造性地将P2P技术应用于视频软件广播,首先是技术的使用体验,不到4年就成长为国内市长/市场份额第一的播放器。

但是快播一直放任盗版信息。

图片

2013年,国家版权局命令快播公司构成盗版事实,停止侵权行为。真正扳倒他的是2014年的扣押搜查。

王欣之后坦白“技术无罪”,但“当时犯了错误”。

不仅是快速播放,2009年盗版视频网站BTChina被关闭,所有人的电影侵权事件被宣判后,车头转动的ACFun和哔哩哔哩成功地进行了白色转换。

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版权意识的提高,野蛮生长的开拓者不得不正视自己发展的基础。

2016年在接受马化腾采访时分析了MSN消亡的原因,说:“中国本土化做得不好,改编,中文字体乱七八糟,土豪、安全性不好地区运营。”

跨境产品的水土不服是硬伤。

在2022年告别我们的产品中,艾皮英是最令人难忘的百越光产品之一,但鼓掌并不是对互联网产品值得夸耀的事情。

艾菲在中国早期不重视本土化。例如,发票不支持支付宝、微信、paypal、银行转账等。

此外,国内没有寄宿文化的基因,没有庸俗的寄宿规则,服务和退开问题累积的摩擦和矛盾使水土不服的爱情雪上加霜。

后期也倾向于研究本土化,但不幸的是,传染病没有给第二次机会。

本土民宿竞争激烈。美团民宿背靠美团,猪民宿拥有阿里系基因,途家扎根,爱彼英没有本土引流渠道,2家未能加入头部住宿业的价格内卷,败落已成定局。

没有后盾,同样会造成败局。

2022年6月30日晚,用户数超过1000万的短视频社区VUE VLOG发布了停业公告。

图片

工具产品、收入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用户加入会员,另一个是广告收入,两者都必须以用户数量为基准。

此外,编辑工具产品有相关属性,这些属性随着VUE VLOG的发展或成长为内容生态平台,维持用户或依赖其他巨头。

VUE VLOG憧憬社区发展,试图突破生态,可惜3min的视频跑不了快速的15s法则。

腾讯的收购对VUE VLOG生态建设没有帮助,因为腾讯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跛脚是众所周知的。抖音(抖音)剪刀、快手的快影、b站的笔剪都在平台的庇护下生存。

然而,虽然有强大的支持者,但也有一些产品自我风格,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最终被时代淘汰了。

微软的IE浏览器就是这样。

1995年,划时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95问世,“Windows免费捆绑”使IE浏览器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获胜。

但是后来进取的也直接在——IE浏览器的27年经历中更新了11版。速度、页面、安全性等IE浏览器被Firefox、Chrome等后续节目超越。

2021年,微软直接盖上IE浏览器的棺材,宣布将于2022年6月15日停止IE服务。

时代信不得不听

在变化、消亡、激烈竞争下,所有的时间点都是关键,所有的决策都可以实现里程碑。

1997年雅虎看不到谷歌的投降。2006年雅虎低估了Facebook的售价。2008年雅虎高估了自己拒绝微软。

之后,故事进入2016年,雅虎廉价出售核心资产,苟延残喘到2021年11月,雅虎中国正式关闭。

成功的故事也一样多。产品天才、前辈慧眼、风投感恩、成功的例子都是从口碑中包装出来的,神秘而神秘。

35年的变化和失踪留下了血泪的教训,没有那么多玄学,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互联网产品的生存逻辑永存。

时代的大势没有抗衡的力量。除此之外,只依靠产品,也依靠用户。

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有关,比如早期微博、确认大众需求、从内容门槛到传播效率,压在博客的前列。

单一产品不能满足所有需求,一体化产品生态的构建成为趋势,到目前为止的产品竞争可以概括为大厂派系的战争。

产品是基石。流量把最下面的内容看做王,精细化内容生产和打磨才是王道。因此,降低这一效率的爱奇艺首先摆脱了爱优腾的烧钱大战,实现了10年来的第一个季度收益。

用户是关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村里的青年们继承了话语权,成就了抖音(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传说。

动荡35年,PC到移动端,BAT天下到短视频时代,P2P、O2O,共享经济vs元宇宙一体化,下一次产品革命在哪里?

互联网产品的故事还在继续,时代在等待这些产品继续写信。

(申报)

TOP

QQ客服

1891014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