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分享创造价值 合作实现共赢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2022 我为什么还在创业?

发布时间:2022-09-29 09:40:47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无风可以骑,海浪也不能借”2022年被很多人认为是创业最困难的一年。

一年来,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动荡,全球经济进入下行通道,消费意愿停滞,填满口袋成为市场一致的选择。

可以用PPT融资,国民创业热情高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22年,投资者热情退却,唯一疯狂走的赛道似乎只剩下硬技术,但这条赛道的另一面门槛很高,非专业背景者很难进入。

2022年市场几乎没有摆脱公认的黑马公司,传说中的创业故事也不少。种种迹象都表明今年创业几乎没有好处。尽管如此,在大多数人开始接受“不投资就等于赚钱”的今天,也有近两年来自愿走上创业道路的人。明知山上有老虎,却偏向虎山。

与4位创业者沟通后,发现他们选择的赛道现在不是一线投资机构疯狂的赛道,而是消费创业,做to B的SaaS系统,也在做直播带货。创业没有天时地利,但这些创业者相信,绝大多数人害怕尾巴的时候创业,就是打基础的时候“别人害怕我,贪心”。

在不确定性不断叠加的2022年,这些创业者更清楚创业是危险的,变化是正常的。只有熬过艰苦的日子,才能迎来爆炸期。他们都相信自己会成为最后跳出来的“强有力的角色”。

离开大工厂,转正副业,

创业者在想什么?

徐木和阿西都在今年中期从互联网大厂离职后,开辟了创业之路。徐缪瞄准数字改革的大势,创建了to B的SaaS系统,阿西在短视频平台上选择了直播电商。

创业前也受到了无数的劝阻,也有类似的疑惑,比如“你疯了,2022年也创业了”,更清楚2022年的大环境不适合创业。

今年上半年,大厂裁员此起彼伏,成为了成本节约较多的互联网公司的关键词。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以前的大厂程序员,徐木安看着公司里同行的伙伴越来越少。

阿萨伊在这种环境下心态也开始波动。他和徐武没有被列入裁员名单,但比起在“大厂拯救群雄”,我觉得是时候创业了。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

徐木和阿西今年都26岁了,从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下定决心以后要走创业的道路。所以过去四年的大厂经验都是为创业积累的。

今年猎头朋友对徐木说:“现在32岁以上的简历,甲不收”时,他知道要加快速度。“90%的程序员都面临35岁。现在这一栏领先32岁。我已经接近这个格子了。”

徐木花了近一年时间挑选赛道,寻找合伙人,遇到投资人。在真正辞职创业时,他已经进行了市长/市场调查并确定了方向,核心团队已经建成。

多年电商平台2的Asai认为自己对赛道已经很了解,所以选择了创业。因为他认为今年是短视频直播公司的奖金期间。下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大的电商节点,直播电商竞争激烈。今年不创业的话,还要再等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熟练的人力资源专家朱怀鹏会见了7-8名计划或已经从大工厂离职创业的人,他提到大工厂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提供大量的上行道路了。天花板出现的时候,很多大厂认为在大厂滚动反而是消费,还不如自己出来做点事。选择细分垂直型赛道,依靠以前的资源也不是没有机会。

王楠和李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创业,离场要早一些。当时市场已经出现了转冷的迹象,教育、房地产等行业限制越来越严格,消费领域评价反而越来越严重,一级市场的投资开始慎重着手,中概股在美国上市,遇冷,大厂已经出现了越冬信号。

尽管如此,王楠和李腾还是选择了消费领域。王楠从爱好出发,创立了轻宝石品牌“光晕流”(GlowFlow)。李腾在新式茶饮料中确定了椰子饮料的细分轨迹,创立了椰子饮料品牌Koosi。

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王楠首先在消费投资领域积累了几年的经验,创业想法也萌发了。从2016年开始,她作为爱好开始做媒体,业余时间开始写公众号、小红书、抖音(抖音)等。她逐渐认识到,经营副业相关品牌是她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裸辞之前,她在《潘市长》中选择了赛道。

一般来说,创业者合理选择赛道的方式是先看大盘,市长/市场增长率快,品牌集中度低,获得快速跑头部品牌赛道的机会。但是进行消费投资多年的王楠想打破惯例,他说:“第一次创业计划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开始。”

王楠对服装和饰品很感兴趣,读MBA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合伙人,从事珠宝品牌运营多年,也有珠宝供应商的资源。因此,她去年9月光着身子,10月开始了庆州足球创业。

00后李腾去年决定创业的时候,选择了新式汽车的时候,选择了当时处于风口浪尖的赛道。他不是第一次创业。大一的时候李腾开了酒吧,到大四才在消费品公司实习,才发现创业可以做更多的生意,更适合自己。

创业很难,但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All in创业是目前人生阶段最好的选择。

在“最困难的一年”结束的是祸还是福?

几乎所有创业者都能感觉到创业环境发生了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和融资环境的变化使创业者在2022年变得更加悲壮。

环境的变化,对创业者最直接的影响是工作量的减少。减少开支和降低成本成为首要目标。

原来王楠和合伙人制定的年度目标是赶上赠品销售。但是她发现,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人们的消费意愿不断降低,而珠宝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胁迫,尤其是今年618,原本的销售旺季,今年反而非常惨淡。

王楠预计今年只能达到目标的30%左右。“我们的目标定得太激进,即使抛开上半年传染病的影响,也能达到50%。”

创业后,为了减少开支,王楠交给外包团队完成的工作绝对不招人。但是,外包团队“撒手不干”、新产品上线前一天外包团队突然要求涨价等诸多问题。作为创业者,她能做的是随机应变。

在这一点上,李腾也有同感。他最初制定的2022年计划是迅速开展实体店,完成A轮融资。但是,北京新开的实体店今年上半年因传染病停业了3个月。原来他抱着“市长/市场不景气,更是抄仓库”的想法。幸运的是,投资者的建议是及时止损。“2022年不要过度扩张,要慎重行事。”

扩张计划不太乐观,融资环境也越来越严重。李腾的项目在迅速获得天使轮融资后,A轮、B轮融资不再顺利。

李腾告诉深渊,拥有融资、快速在线跑规模的计划是去年市长/市场调查、接触投资者时可以达到的目标。但是没想到情况会变化得很快。今年上半年,李腾几乎见过一线VC一次,但结果是“一线投资机构对消费领域的关注度下降。几乎没有投资我们项目的意向。哪怕是一点意向,评价也会很低。现在不是融资的好时机。”

今年上半年,投资机构纷纷减少消费线,压缩消费投资的份额,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一位消费投资者对深度燃烧表示,即使他所在的基金专门看消费,在当前环境下动手也变得非常谨慎。

没办法,李腾只好推迟开店计划,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账上现有的资金。计划2022年开100家店铺加盟的李腾目前全国实体店只有5 ~ 6家。

徐木在创业时也感到融资困难。他的创业方向是to B的自主研究SaaS系统。这是R & amp这意味着需要d员工的长期投资,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取得进展。他本来可以获得融资的话,创业的第一年,小团队就会研发amp我以为我能专注于d。

他去见投资者时,发现“在当前环境下,在产品出来之前获得融资是很困难的”。没有获得融资的他是R & amp为了养活d队,不得不重新组建专门从事外包项目的队伍。"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来。"

当然,低潮期对创业者来说并不全是劣势。据朱菊鹏观察,在某些特定地区和赛道上,办公成本和人力成本在当前环境下可能会下降约三分之一。

几位创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徐缪在招聘时表示,很多程序员愿意接受30%的降薪入职。李腾也提到,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房租也在下降。例如,中京线下店租金比去年下降了20%左右。

考虑最周到,考虑最坏的结果

四五年前经历过“国民创业热潮”的人目睹了当时的疯狂。在当时的投资热潮中,创业者只要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模式,就可以拿着事业计划书开始创业。那时候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创业期,资本追求的新风口最终会留下“雷迪玩家圈”。

一位连续创业者提到,2017年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转折点。O2O是公用自行车时代最后的疯狂,互联网最后的结局是微不足道的,没有出现真正的赢家。从此,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逐渐成为大厂的关键词,资本对互联网模式创新的热情也消失了。

进入2022年后,从金融环境来看,创投圈已经正式进入硬科技,但半年多了,似乎只有新能源项目还处于火热阶段,连半导体芯片都无法延续去年的热度。

有人可能被迫最终选择创业,但周会鹏提到,近两年内开始创业的很多人属于实践派,都有足够的资金在在职期间制定计划,建立核心创业团队,计算各种成本支出,从创业初期开始在两年内维持运营。失败也能承受最坏的结果,经过周密考虑后才开始创业。

创业的其他方面是高风险。早期第一阶段创业者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是收入大幅减少。

早期,王楠和合伙人在早期供应链、团队人力支出、外包团队成本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到目前为止,王楠表示,只能维持基本的盈亏平衡,如果想继续扩大渠道矩阵,通过短视频进行营销,需要相当大的支出。"要实现裸体演讲前的收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木也一样。现有公司的收入全部用于员工工资和场地费用。但是他比较庆幸自己还没有到“有上有下”、处处受到阻碍的中年时期。即使自己背着房贷,其金额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正是因为有这种气质,才能冒险创业。

王楠提到,创业的第一年是创业公司调整定位的一年。

很多创业者认为,调整位置会违背初心,但市长/市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每个创业者都需要不断变化、尝试错误、调整。正如泡沫超市创始人王宁所说,创业第一次做A,最后做B,总有一天在C成功,但也有可能在D变得伟大。决心创业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对自己施加限制。

创业者今年最大的调整是放慢脚步,以稳定为主。

阿赛说,从上班族转变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稳定”。因此,初期会更加关注整个创业的危险性,选定的细分赛道也不会过激。李腾提到,消费者创业者侧重于建立供应链基础。虽然很难在国内线下短时间内展开,但公司已经在东南亚承包了农场,种植椰子,等时机到来,希望能跑得快。)。

抛开外部环境,从这些创业者各自的人生规划角度来看,创业这个阶段必须前进,2022年创业者一进入上海就会深深地潜水。但是“不浪费所有危机”在这条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事故和障碍,但只有先走上道路,才能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一步。

*应回答者的要求,徐木、阿西写了化名。

(申报)

TOP

QQ客服

1891014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