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运营的底层逻辑:影响用户行为的7大心理因素
发布时间:2022-10-22 09:22:15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一键触发某种行为”的开关,让我们对很多关键要素产生条件反应:比如在互联网上,当我们看到某个关键词,听到某个BGM,就会对后面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期待。
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他的书《影响力》中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极其复杂的环境中,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搞清楚一切。因此,我们会频繁地使用范例和偏好的经验,根据少数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一旦遇到冒犯的特征,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节省能源成本。”
在网络上,更是如此。
Tik Tok每天上传6000w多条内容,小红书每天添加80多条笔记.数据庞大复杂,是比现实生活复杂得多的环境,用户缺乏鉴别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关键要素”的影响力比现实生活更强。
如果能找到对人有广泛影响的关键要素,并应用到自媒体创作和内容创作中,对自媒体运营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本文根据《影响力》中的七种影响,试图从为什么有用和如何在自媒体中使用两个角度进行拆解,为自媒体运营提供一些底层的思维逻辑。
这是《财富》杂志为商业推荐的75本必读书籍之一。杨天振称之为“2022年最让她激动的书”,“抱歉读得太晚”。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对业内人士的采访,他整理出了对人影响最大的七种武器。
这七种武器在内容流量获取、粉丝转化和自媒体运营的商业变现上各有侧重(如
图)。如果对后面描述的所有内容都有不同意见,请大家一起讨论。
喜欢
偏好的影响为什么这么大?
两亿年前,哺乳动物进化出“情感大脑”,根据好恶趋利避害;20万年前,人类进化出了“理性大脑”,掌管理性,它们都影响着我们对内容的偏好。
然而,情绪大脑发育早,处理信息的速度比理性大脑快1000多倍。它比理性大脑强大得多。所以,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情感偏好所控制。我们更喜欢看“我喜欢的”和“有趣的”,但不太喜欢“有意义的”。
资料来源:《认知觉醒》周玲
自媒体如何运用偏好原则?
1.成为粉丝最爱。
类似于ta
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也提到,人往往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这种相似可以是口音,短语,衣服,微表情,某些想法等。以及微小的内部或外部相似性。
在传统广告中,使用与目标受众形象相似的产品会使产品更受欢迎。同样,在一些细节上模仿你的目标受众,利用他们相似的语言、生活背景、着装等。也能增加好感。
与ta的期望正相关。
“爱屋及乌”是人的思维定势,更容易被ta喜欢的人和事喜欢。
做ta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比如旅游博主,周游列国,写出漂亮的文案,用镜头呈现美丽的风景,比如李,展现美丽的田园之美。
联系ta喜欢的事情,比如采访ta喜欢的人,去ta喜欢的地方,尝试ta喜欢的游戏。
表达对ta的好感。
人往往喜欢自己喜欢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些表达好感的方式搬到内容里。
直白地表达对粉丝某些特质的喜爱,比如“我好喜欢你,你能抓住我的每一个梗”,你会获得更多的评论和互动;
为自己和粉丝做一些值得纪念的事情。比如博主“老师你好,我叫何老师”是600w粉丝的时候,他把自己粉丝的名字都打出来,贴得满屋子都是,让他充满好感。
帮助ta(或ta喜欢的人)
有三种常见的方式:
帮助ta:比如主播为了给粉丝争取利益,在直播间和老板讨价还价。他越是不畏老板权势,为粉丝谋取利益,就越能激发粉丝的喜欢和购买欲;
帮助和ta有一定共同特点的人:比如帮助想成就写作副业的粉丝写出好文章,帮助部分粉丝实现愿望;
帮助ta喜欢的人/事:比如帮助流浪小猫。
2.让粉丝喜欢说话。
常用来蹭名人人气,如“李健书单”、“余华趣事”。
02
权威
你的身份比你说的话更重要。
权威为什么有用?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权威,没有人听谁的,就很难推动事情向前发展。有了权威体系的存在,贸易、生产等事物才能顺利形成和推进,社会才能发展。所以“遵守和忠于合法的规则”在社会中总是被放在非常高的位置。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服从权威人士的命令往往能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比如让我们行为得体,节省精力,所以个人愿意服从权威。
自媒体运营中如何使用权限
(1)借助外部身份,塑造权威形象。
不熟悉的人会被贴上衣服、环境等标签。成功的商务人士一般都开豪车,是职场上有能力的白领。有文化的人,穿着要精致,打扮要书卷气。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身份之外,你还可以在布景的细节中传达出你是权威的信息,比如你身后的荣誉证书,墙上的锦旗等。
持续输出专业知识,树立权威形象。
输出一些商业机密,只有高层才知道的信息,违背常识的交易信息,更容易成为权威。
但最好不要为了博眼球而抵触常识。内容逻辑要自洽,否则可能会有流量,但是变现的时候会有一些障碍,因为目标受众的信任感不够强。
03
联盟
成为粉丝的“自己人”,你的IP就稳定了。
联盟为什么有用?
联盟是社会生物的部落意识。每个人都会把别人分成属于“我们”和不属于“我们”的不同群体。“我们”这个群体中的人会得到更多的认同、信任、帮助、偏好、合作和情感上的支持。
如何在自媒体运营中运用联盟
利用局部意识。
爱国意识,唤起中国人的自豪感,树立人,那些“中国非遗”和“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人容易讨好;在内容上,“中国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的浪漫”会引来更多的赞、评论和转发。
同样,人们传递家乡优秀文化的设计和内容也更容易受到老乡的喜爱。
用粉丝替代“家人”身份。
网络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联盟的力量。在内容上,讲信息的时候,说“家里人问我说了什么”更容易被人相信。推荐产品时,更容易让家人使用,也更容易让粉丝接受。
强调与粉丝的共同认同,为ta吐槽。
我有个朋友,微博里粉丝10w出头,现在一次带货就能拿4w的提成。这是因为她的粉丝粘性极强,认为她是“自己人”,可以相信她推的一切。
她经常发帖讲述自己作为宝妈和妻子的日常生活,偶尔也会吐槽一下自己的配偶。每一次都有很多粉丝留言“我家的也blabla”,还有人给她建议作为过往经历。依靠这些粉丝心声的发声,她成功地和粉丝成为了“我们”。
04
社会认同
在判断一件事要不要做,判断对错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根据社会上其他人的看法去行动。
社会认同为什么有用?
一个人能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如果有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他们一定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如果做某事的人越多,他们自己完成某事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外,被别人接受的心理需求也会促使人们去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更容易被群体接受。
如何在自媒体运营中运用社交身份
1.以人气增加人气。
“全网畅销1000w”是电商常用的营销战术。自媒体可以在简介中写“全网800w人关注的教育博主”作为背书,也可以用“50w人使用的学习方法”作为标题,吸引更多的关注和点击内容。
2.用一类人吸引一类人
同类人的认可更有吸引力。宝妈们会看其他宝妈在做什么,同学们也会关注其他同学在做什么。想成为时尚达人的,会关注时尚达人圈的热点。
如果你想让马宝注意,就说“300瓦马宝在注意”。如果你想让你的驴友点击,你可以告诉他“你99%的驴友都用这一招”。
3.没数据可说?让人觉得你以后会很受欢迎
说说你最近的一些小数据,比如“一个月的粉涨1w”、“上周的粉涨5k”,让别人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你;
说说你在其他平台的数据;
告诉我们这些特征在你的现实生活或工作中有多受欢迎。
05
缺乏的
稀缺为什么有用?
“物以稀为贵”,人们会根据一个东西的稀缺性来判断它的好坏,潜意识里会认为稀缺性的东西更珍贵。
再加上“越难得到,越受限制,越想做”的逆反心理,稀缺的东西更受青睐。
如何在自媒体运营中运用稀缺原理
1.信息匮乏
很少有人知道的信息比满大街都是的信息更能激起人们的求知欲望。
来源独特的独家新闻,很少有人说的行业八卦,小众职业的内幕分享,都比一般内容更能吸引点击。
2.时间有限
在不再有信息增量的基础上,如果给一个内容加上“24小时后删除”的标题,会增加它的吸引力。
06
互惠互利
给别人一些好处,你就更有理由要求他们做你想做的事。
为什么互惠原则有用?
互惠,即“人情”,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
本来一物换一物,你给我一只羊腿换一袋大米,但是你有了羊,我的大米几个月都收不到。我该怎么办?有了礼尚往来,你可以放心地先给我一只羊腿,过一会儿我再给你一袋米报恩。没有人饿。
它增加了商品交换的形式,降低了资源交换的门槛,使人们更好地实现分工和资产交换。可以说,没有互惠,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慢很多。
所以“互惠”具有社会赋予的强大力量,违反“互惠原则”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自媒体运营中如何运用对等原则
媒体适用对等原则有两个缺点:
躲在屏幕后面的人,道德约束更低,被别人青睐后的亏欠感更低;
随着自媒体送材料、送礼物等宠粉活动太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的“宠粉”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不还人情也没关系。
如何弥补这个不足?
人定现实。
来自真人的风度,会让人觉得亏欠,让粉丝觉得你是一个有好恶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2)与“权威”叠加
当给予者的地位高于受益者时,恩惠更有效。当粉丝觉得你比他优秀,接受你的恩惠时,因为互惠原则,更容易维护你,喜欢你。
如何做到互惠?
帮助ta解决问题
比如为粉丝答疑解惑,在内容上与评论或私信中的问题互动;
对ta进行适当的修改
为ta做一个改变是很大的恩惠,适当采纳粉丝提出的建议会更受欢迎。
07
承诺与.一致
一个人倾向于维护自己创造的形象。比如,当他刚刚告诉别人他很开心的时候,他会努力微笑。
为什么承诺和一致性是有用的?
在社会上,如果一个人言行一致,就会受到表扬。同时,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并坚持下去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他不用再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w
适用于实现过程中的设计。比如你指导大家日常打卡,在知识性内容下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然后推荐你的打卡或者学习产品,同一批人的转化率会相对高一些,因为他们需要维护自己努力学习的形象。
对于这七种有影响力的武器,我们应该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在自媒体中应用。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经验,欢迎留言交流!
(报告)
- 上一篇 : 我在一个大工厂 全靠“人”
- 下一篇 : 有“社交恐惧”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去无人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