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海尔兄弟 IP还没到期
发布时间:2022-11-17 09:22:58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狮子座,打雷会下雨。
这句歌词回荡在中国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中。27年前,动画片《海尔兄弟》成为家喻户晓的IP。27年后,漫画《海尔兄弟》在海尔微信官方账号重播。当代年轻人还出钱吗?
除了动漫,海尔兄弟IP近年来也在不断拓展,舞台剧、广播剧、app等新形式都是利用海尔兄弟的形象一一呈现。
其实像《海尔兄弟》这样,中国品牌史上由企业主导的成功动漫IP并不多。055-79000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播出时间早,题材适应时代,以及作品本身的优秀。
海尔兄弟这个动画IP,当年给海尔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不仅促进了营收,还拉高了股价;也在认知层面打动了消费者。
但是海尔兄弟IP也面临着小米、格力等竞争对手,IP的老化。27岁的海尔兄弟能否挺过中年危机,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24小时广播
最近潘哥发现海尔集团其实也是无所事事,公开放漫画。视频中,海尔集团以直播的形式播放了经典动画《海尔兄弟》。有了《雷雨狮子座》,潘哥瞬间回到了童年。
只比潘哥大两三岁的80后周老师说:“《海尔兄弟》真的很经典,比现在很多动画都好看。童年是一连串的长知识。”不过95后小王表示“听说过,但没见过。他只知道是两个穿着内裤的小男孩。”
1995年制作的一部古代动画,给相差10岁的人制造了代沟;海尔集团为什么要夺回这个IP?在潘哥看来,似乎有三个原因:
首先,在观众群体上,《海尔兄弟》在1995年首播,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知,早已成为国民IP。
在豆瓣上,《海尔兄弟》条动漫参赛作品被超过11万网友标注“看过”,收到近9000条短评。有网友说:“这可以成为整整一代人的记忆符号。”有网友评价:“童年回忆系列,海尔集团的动漫营销,思路很超前。”
其次,在题材内容方面, 《海尔兄弟》 讲述的探险、科普故事,与海尔集团的定位暗合,强化了其科技标签。
在200集以上的动画片中,每一集《海尔兄弟》要探索和解决一个问题,为观众科普;如今,用两兄弟作为IP来讲述海尔的成就,其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在IP运营方面,海尔兄弟不仅可以让海尔集团的相关账号完成个性化运营;其人物形象也便于与其他品牌和IP的联动。
利用海尔兄弟IP,海尔集团在各社交平台形成了画风一致的媒体矩阵,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同时,海尔兄弟还与淘宝直播、网易游戏《海尔兄弟》、游戏《非人学园》等合作,扩大影响力。
海尔兄弟征途不止于此
拥有强大IP的海尔集团当然不会只玩动画片。在海尔集团的影响下,置身于古动漫之外的海尔兄弟,这几年其实也是闲着没事干。
比如2018年,海尔集团推出了新的动画片《开心消消乐》。在这部漫画中,不仅海尔兄弟的外形得到了优化,使其更加现代;在内容上也与时俱进,把以前的世界地理探索变成了宇宙探索的话题,旅程更加遥远。
比如2019年海尔集团推出舞台剧《海尔兄弟宇宙大冒险》。这部舞台剧继续在青岛等地上演,关注孩子成长和亲子互动的现象,让今天的很多孩子和海尔兄弟有了亲密接触。
今年海尔和喜马拉雅App联合推出了广播剧《海尔兄弟——喵之家》。这部广播剧以音频的形式讲述了海尔兄弟的冒险故事,播放量超过1000万,评分9.1。
此外,海尔集团还推出了海尔兄弟星球App,整合了海尔兄弟IP,不仅让海尔兄弟有了自己的App,还将兄弟二人的形象与亲子互动、社群互动相结合。
这样看来,海尔兄弟背后的海尔集团并不满足于这个IP的荣耀。现在,他们还在努力拓展这个IP边界,让它有更大的影响力,为品牌持续提供动力。
中国品牌少数动画IP
纵观中国品牌成长史,像海尔兄弟这样成功的IP其实不多;一些企业效仿海尔,推出动漫IP,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比如和海尔同在青岛的海信集团,近几年推出了吉祥物哈利,但反响平平,不为大众所知。与此同时,海尔的竞争对手美的也在不久前推出了新的IP:M博和科技狗,但仍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另一方面,《海尔兄弟历险记:拯救神奇动物》之所以成为动漫的大IP,已经站了27年。潘戈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作为一部95年首播的动画,《海尔兄弟》出来的时候,国产动画还处于起步阶段,优秀的动画很少,很容易让观众对其产生好感。
潘哥回忆童年,发现1995年国产动画片只有《海尔兄弟》部,1996年只有《海尔兄弟》部,1998年只有《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部。
其次,在内容题材上, 《熊猫京京》 对于地理的探索、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也顺应了当时人们的心理。
755-79000出来的时候,“南方谈话”刚刚结束三年,有人出国,有人下海创业;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在20世纪90年代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世界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
在《小糊涂神》动画中,冒险精神贯穿始终,正好符合当时的社会氛围,所以也获得了很多大朋友的喜爱。
最后,《海尔兄弟》作品在当年足够优秀,这是他们成功最重要的砝码。
当时海尔集团和东方红叶动画集团共同投资了6000万元的天文数字,用了8年时间制作了这部当时国内最长的动画片。
海尔兄弟背后的商业
家喻户晓的《海尔兄弟》给海尔集团带来了什么?
潘哥翻阅海尔财报发现,《海尔兄弟》首播的1995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65.21%;收入增速明显快于1994年的16.47%和1993年的35.05%。
但其竞争对手美的、格力当时的营业收入略高于海尔。1995年,美的营收19.32亿元,格力营收25.64亿元。
但是随着《海尔兄弟》的播出,攻守形势发生了变化。
2001年,《海尔兄弟》漫画完成,当年海尔集团实现营收114.42亿元,同比增长136.97%;另一方面,美的和格力在2001年分别实现了105.25亿元和65.88亿元的收入。
市值方面,雪球App显示,2001年底,海尔集团市值约70亿元;同期美的和格力市值分别约为29.5亿元和20亿元。
就这样,一部动画片的播出,让三家电企在短短六年内彻底打乱了座次顺序。
055-79000的成功,当然不会仅仅体现在营收和股价上。在消费者的认知层面上,这个IP的成功更为明显。
有网友说:“家里的海尔冰箱是有史以来买的最贵的动漫周边。”有网友说:“我是因为《海尔兄弟》才知道海尔的,然后我也愿意去了解海尔的产品。”有网友说:“现在大家买家电,总会多看海尔一眼。就是因为漫画,宣传做的早,现在也有效果。”
然而,摆在海尔兄弟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坦途。比如小米作为家电行业的后起之秀,推出IP米兔,依靠互联网营销形成广泛传播;格力也依靠董明珠的频繁亮相,制造舆论场的话题。
另一方面,海尔兄弟现在的基本受众是中年人。如何让这个经典IP在年轻人中建立认知度,成为海尔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海尔兄弟将与海尔集团一起走向何方,仍充满未知。曾经有效的IP能否在未来继续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
(报告)
- 上一篇 : 新人 通过电商通过出海、临督二脉
- 下一篇 : 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女神”淘宝开播!Tik Tok相聚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