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 Tik Tok微信来了
发布时间:2023-02-20 09:23:58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外卖领域正在复苏。
近日,有消息称“Tik Tok将于3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外卖服务”。对此,Tik Tok相关负责人表示,“团购配送”项目仍在京沪成三地试点。最近这三个城市的业务已经开通自助,试点城市将视试点情况逐步扩大。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今年年初,Tik Tok推出了Tik Tok超市,团购业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这份外卖业务的进展,Tik Tok在本地生活轨道上的野心已经充分显露。事实上,在本地生活服务GMV在2022年实现约770亿美元后,Tik Tok为本地生活服务GMV在2023年设定了1500亿美元的目标。
无独有偶,近日,微信也在部分地区试水一个名为“门店快递”的新项目,当地一些餐饮商家入驻,提供外卖到家服务。腾讯官方回应称,只为已经具备配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提供接口,帮助用户更好地发现附近小程序的配送服务。但是有一段时间,外卖大战死灰复燃的想法进来了。
事实上,近两年来,Tik Tok在外卖业务上动作不少,但目前微信的信号并不明朗。两者都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基于内容和兴趣生态的Tik Tok,以及拥有强大社交网络的微信,似乎从不同维度为商家赋能,为用户服务。可以肯定的是,Tik Tok和微信有可能用现有的流量砍掉一些头部商家的订单。
但是,外卖不是没有门槛的生意。用户习惯、平台运营能力、商户资源、配送协调缺一不可。新玩家的进入会给美团带来压力,但不会让美团恐慌。
Tik Tok做外卖,继续前进。
从Tik Tok的回应中不难看出,Tik Tok所谓的“外卖”项目仍然以“团购配送”的形式存在,并未大规模开展。
2月16日晚21: 30,深湛在Tik Tok上搜索“外卖”,页面出现“优惠团购”。柱子下面有一家餐厅,紫光园(团结湖店)。商店的主页上有两个选项:“在商店购买”和“外卖到家”。外卖一栏只有两个选项:一份烤鸭套餐和一份双人套餐,但当时页面显示“商家休息,只先撑着。深燃尝试了另一项业务,选择了立即交付。系统显示发货时间最早在22: 40之前。
简单浏览了一下,可以看到目前Tik Tok的商户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连锁餐饮企业或者大型餐饮。
在过去的三年里,Tik Tok在外卖领域做了很多动作,但他从未完全放手。2020年3月,Tik Tok团购功能上线,提供团购到店和外卖配送两种服务,算是初步测试。2021年,“心跳外卖”项目开始内测,这被业内视为Tik Tok正式进军外卖行业。当时有消息称,Tik Tok还组织了大量内部员工成立了地推团队,并邀请了肯德基、喜茶等大品牌加盟。随后,2021年10月,Tik Tok另一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目前没有与外卖相关的业务计划,与‘心外卖’相关的招商、代理信息不实。”
2022年8月,Tik Tok和饿了么宣布达成合作,用户可以在饿了么Tik Tok小程序上下单。此外,2022年12月,Tik Tok生活服务也已宣布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为商家提供同城配送服务。
近日,在三市原有“团购配送”试点的基础上,Tik Tok在三市开通自助业务又有实质性进展。
此外,Tik Tok一直在为外卖业务招兵买马。在字节跳动官网“加入我们”一栏搜索“外卖”,有97个相关岗位,涉及产品、销售、运营、市场、R&D等岗位。具体来说,有外卖服务提供商的外卖品类运营经理和内容运营经理。他们的工作包括引入外卖服务商运营,输出经营策略,制定激励政策,对外卖服务商的内容规模和结果负责。
安百里咨询公司创始人庄帅指出,Tik Tok做外卖和超市就是看中了这些高频业务,有利于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此外,从阿里、JD.COM、拼多多等平台的交易情况来看,目的性搜索购物占大多数,而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推荐购物仅占10%-20%。
Tik Tok外卖最大的优势是流量。公开数据显示,到2022年11月,Tik Tok用户规模约为8.42亿,日活用户超过7亿,日均使用时长超过120分钟。同时,Tik Tok的算法可以找到对餐厅感兴趣的人,并精准推荐。此外,通过几年的内容电商实践,Tik Tok在组织架构、内部流程、商户资源、主播资源、用户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积累。
然而,Tik Tok也面临许多挑战。海豚智库创始人兼CEO李成栋提到,一个是外卖的核心用户有消费路径依赖,不容易转移。即使补贴了,也可能出现补贴停止,用户跑路的情况;另一种是与第三方合作,演出服务体验可能不太稳定。
庄帅还指出,餐饮外卖有其消费特点,占比最高的是搜索型消费的工作餐,讲究效率。Tik Tok有休闲食品和饮料外卖的机会,如下午茶和宵夜。但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美团早餐、下午茶、宵夜的比例仅为13.3%。
“而且餐饮外卖商家都是在店内或者中央厨房做,生产力有限。外卖是消费高峰,订单非常集中。商家有饭,骑手需要高效配合送饭;此外,平台的运营难度也很大,需要商家密度、订单密度、骑手密度的高效协调,对平台的技术和调度也有很高的要求。过去十年,美团发展了930万商家,550万活跃骑手,后来者要赶上还需要时间。”庄帅说。
微信小试牛刀
继Tik Tok外卖之后,微信的送货上门业务也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近日,有网友在微信的“发现”页面发现了一个名为“店铺快递”的新项目。开放品类包括食品、茶叶、生鲜、百货。入驻商家多为连锁品牌和新锐互联网公司,均有线下门店或前置仓,包括肯德基、绝味鸭脖、奶雪茶、百果园、丁咚购物、荣耀授权体验店等众多民族品牌。
2月15日,腾讯官方回应称,“只为已经具备配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提供接口,帮助用户更好地发现附近小程序的配送服务。”目前广深地区用户可以在“发现-小程序”中体验。腾讯官方也表示,店内的品牌和业务都在不断拓展和完善。“未来,将开辟更多途径,帮助优质商家更方便地进入商店。”
资深产品经理法官表示,微信目前的动作似乎并不是末端取货,只是提供库存的前端展示和下单能力,让用户在微信中闭环完成发货,配送环节仍然依赖现有平台。这强化了小程序的兼容场景,提升了商家的私域服务能力。“未来,由于微信视频号拥有公共领域流量,具备这种能力的小程序将有利于商业推广
“如果微信确实做外卖,流量比Tik Tok更靠谱,圈子效应更强。但是,腾讯作为‘连接器’的角色从未改变。从微信的定位来说,不会做外卖,应该还是会和外部资源合作,提供导流和平台技术相关的服务。”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崔丽丽说。
互联网分析人士葛佳指出,微信和Tik Tok做外卖的逻辑相似,都有流量入口。外卖是高频商业交易,供应链简单,无库存,无退货,售后服务少。目前商家和配送服务已经标准化,是电商中比较优质的项目,可以直接用流量赚钱。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演出服务,葛佳认为没有必要担心。“目前大家对外卖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菜品质量上。除了特殊天气,很少有人投诉送货。即使耽误了时间,大部分时候也是商家发货慢,而不是外卖骑手的问题。目前90%的外卖订单可以在半小时内送达。”
但菜品质量是对平台监管能力的考验。他指出,什么样的商户能进来,对新玩家来说是一个极限考验。如果一个商家投诉多,应该用什么惩罚机制,和商家的品控体系发生利益冲突怎么办?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微信是外卖。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在微信上,用户的消费习惯需要慢慢培养。
易观品牌零售产业中心研究总监李英涛告诉深展,微信这两年在私域电商的运营上已经比较成熟。2022年,微信私域电商的GMV约为3万亿元。基于微信巨大的流量优势和已经探索出来的私域运营风格,从电商的私域运营走向本地生活的私域运营是顺理成章的。微信介入外卖也是弱势平台,就像电商的私域流量运营一样。
“美团、饿了么、外卖用的是强大的平台,强大的运营模式。除了提供流量,还提供投放、基于地理位置的匹配、算法推送等。微信的劣势还在于平台模式弱。赋能商家不多。”李英涛说。
外卖大战,下半场来了。
外卖领域从来没有闪电战,有的只有拔河。
2010 -2013年,外卖领域上演千团大战。2015年,美团接受腾讯投资,与大众点评合作。与此同时,阿里大力注资饿了么。加上百度外卖,BAT三巨头在外卖战场上狭路相逢。然而没过多久,随着百度外卖在补贴大战中失利,2017年将自己卖给了饿了么。
上半场外卖大战分阶段结束后,也有零星玩家入局,比如滴滴试水外卖,最后失败。近年来,美团市场份额逐渐超过60%,行业领先。外卖领域已经形成了美团和饿了么相对稳定的对抗格局。没想到,现在,下半场又要开始了。
长期以来,很多商家抱怨美团的佣金在6%左右,20%-25%的综合成本太高。很多人认为降低商户佣金会为Tik Tok外卖打开一个突破口。
然而,根据Tik Tok公布的信息,餐饮企业的成本并没有降低。2022年底,Tik Tok在本地生活服务商大会上宣布,2023年Tik Tok美食的佣金率为2.5%,远低于美团的6%。但是送货费用需要商家自己承担。商家可以选择闪送、顺丰城、跑腿等。平台推荐,一单8元左右。此外,餐饮企业需要通过服务商经营,服务商也收取营业额的5%-10%。
根据Tik Tok一位博主的计算,按照50元的单价,Tik Tok平台的佣金是2.5%,服务商的运营费用按8%计算,配送费按8元计算,商家拿到36.75元,佣金运营配送费的成本也达到26%左右。另外,使用Tik Tok外卖的成本还包括拍摄视频和剪辑,有些商家可能需要找Tik Tok做运营,这也是成本。有人认为Tik Tok外卖比较适合客单价高的烧烤、火锅、烧烤等餐厅,客单价低的中小商家暂时比较靠谱。
法官对Tik Tok更加乐观。在他看来,Tik Tok外卖是生意上的事,因为Tik Tok有廉价的流量和内容带来的时间,解决了产品和服务营销的问题,可以成为流量的最上游。至于发行,则交给市场上成熟的第三方。目前微信的做法只是功能性的。
但葛佳认为,微信如果做外卖,比Tik Tok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微信有社交关系。按照微信的一贯做法,如果微信接单,大概率会严格控制商家和服务质量,做客单价高的订单。“至于外卖界面,可以暴露的地方有很多,小程序、信息流、搜索框、九宫格,甚至可以用单独的APP。”
目前,对于外卖领域谁能胜出,分析人士看法不一。但无论是Tik Tok还是微信,都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证明了现阶段的互联网巨头,在对电商市场的争夺告一段落后,都在觊觎高频外卖这块蛋糕。
如果微信和Tik Tok加入外卖战场,会对“外卖小哥”美团造成多大冲击?
崔丽丽认为,新进入者肯定会搅动市场格局,但这种影响目前应该不会达到对美团“威胁”的程度。毕竟美团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在用户心智、使用习惯、商业逻辑、即时配送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护城河。
李英涛认为,影响可以参考这两年电商市场的变化。在过去的两年里,阿里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微信私域、Tik Tok和Aauto Quicker等夺走。如果微信和Tik Tok能重现他们在电商领域的路径、风格和效率,两三年后,美团的增速也会放缓。
美团有必要关注外部竞争,但还不是恐慌的时候。短时间内,Tik Tok和微信或许有机会切入一些场景,但美团在外卖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无论是谁切入外卖领域,崔丽丽认为,做好外卖业务的核心是平台与商家合作,稳定用户。平台前面需要平台采取更多的引流和合理的流量分配方式,后面需要商家有良好的协同表现。
外卖多平台遍地开花,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内容引导和社交圈层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商家的流量来源。择优而活,还是多平台运营,选择多,机会多。在各方的制衡下,最大的受益者是消费者。没有人会拒绝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享受更高性价比的餐饮服务。
(报道)
- 上一篇 : 屏幕小红书& amp# 039;上海玫瑰&a
- 下一篇 : 62个预约量超过50万个游戏中 一半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