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终于到了“价值观”的比拼点
发布时间:2023-02-23 09:22:21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手机行业的坏消息此起彼伏。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86亿部,同比下降13.2%,为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跌破3亿部。根据另一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收入下降9%,至4090亿美元,为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用户的平均更换周期从28个月延长至31个月。
整个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市场饱和、更换周期延长、产品同质化、技术和创新瓶颈、消费习惯和偏好变化极快、用户需求和产品生产之间存在时差和理解不畅.这些因素都让中国智能手机陷入了“绝望的山谷”。
但在如此艰难的挑战下,我们依然能收到好消息,在迷雾中看到一些突破方向:vivo连续五年份额保持领先,高端口碑快速提升,子品牌iQOO也增长强劲;荣耀走出风暴,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增长;OPPO自主研发芯片的决心不减;小米冲击高端的口号依然响亮。
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再到“VO荣米”,每一次困境都会带来格局的重塑,每一次排名重排也隐含着突围的序幕和长久的阶段冻结。只是这一次,情况比较特殊。手机行业没有小玩家。换句话说,现有的头都很强。行业周期低,高强度竞争叠加。不进则退,突破之路更加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vivo在市场份额上的持久地位更值得研究。怎么才能把巢下的蛋吃完?是巧合还是真的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绝望中的获胜密码是什么?这种引导是可持续的吗?
何以穿越周期?
以史为鉴,不难发现,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能总结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及其对应的最关键的竞争力。
当市场一片模糊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时候需要的是前瞻的眼光,以及在前路不明的情况下赌一把的勇气;市场初步验证时,确定性增加,现在是方法论和执行力。哪里都有增量,速度就是市场。一招效果明显,市场繁荣甚至出现泡沫;在成熟阶段,市场总量相对稳定。一场战斗下来,头部梯队逐渐清晰,二八分化明显。这个时候,投机已经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了。与前一阶段的疯狂相比,这一阶段需要更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来介入更多的资源,带动业务增长。
成熟期过后,市场进入混合期,这也是最困难的阶段。虽然成熟的头部形态相对稳定,但是行业已经完全到了存量时代,连头部都要面临在存量中寻找增量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想尽办法突破,或大力创新,或另起炉灶,在新旧之间寻找生存空间。市场将陷入新一轮的“暧昧”和“混乱”,各种压力接踵而至。
对于目前国内的智能手机来说,行业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周期的赛点,是保住基本盘和寻求新增长的混合考验。这一阶段的关键竞争力又回到了企业价值观这个最基本的原点。
其实不仅仅是手机行业,移动互联网,硬科技,文化娱乐,很多行业目前都面临着同样的时代周期。腾讯频频提及“技术好”,阿里更新“六脉神剑”。这些掌门人都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在舞台中央。不再一帆风顺的手机行业,需要回归价值观才能跨越周期。
"每个时代的冲击都是质变的机会."vivo的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巍在年初的年会上表示:“只要vivo心里有用户,坚守本分,安心工作,坚持长远,奥拓
诚然,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市场已经成熟,充分竞争。每个人在基础力量的积累上都有自己的长处。无论是方法还是资金,头部公司的差距其实并不大。现在的用户更加理性,用户和品牌的对话非常平等,行业内没有信息鸿沟,公司仅靠机会主义很难获得市场。但为什么头部梯队还能改变格局,vivo还能在如此混乱的环境中保持地位?这要从价值观的逻辑上深挖。
价值观需要长远。周期就像一座高山,你需要走正确的路才能越过这座山。2023年vivo的新年贺词中强调了“常青基业”这个关键词,提醒团队要把眼光放长远,在挑战下坚守本质不变的东西。
手机行业在《狂飙》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很容易被那种吹上天的感觉迷住。雷军有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后来马云继续下一句:风口过了,猪都摔死了。在过去,销量神话既是结果也是诅咒,这也是为什么沈巍强调:“要尽量避免价格战,拒绝数字恶魔的诱惑。伟大的产品和极致的服务是市场突破的核心路径,我们不会用短期利益换取市场规模。”
我们可以看到,在行业忽冷忽热的情况下,vivo依然坚持长期价值观。比如继续投资——X50系列的微云台,探索防抖能力的边界;X60系列引入蔡司联合研发,百年形象在移动端再度开花;X70系列推出V1芯片,该芯片被赋予独有的暗画面处理能力。在最新的X90系列手机上,我们可以找到X系列代代相传的元素。
这是价值观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刻。当行业走到十字路口,企业如何在众多方向中选择?是先赚眼前的钱,还是做长远打算?你是要随波逐流,还是要隐藏实力,放慢脚步,看清楚?
典型的例子就是vivo的折叠屏。当时各大厂商相继推出折叠屏,vivo一度被嘲讽为“慢”“跟不上”。但事实是,vivo在X Fold项目上组建了一个设计研发团队,人数远超直板手机的三倍。仅铰链的研发就经历了17个月的持续迭代。速度之道不是营销,而是产品力和用户体验。后来者可以先到。2022年10月,vivo折叠屏市场份额排名第三(17.6%)。折叠屏手机的突破,让vivo首次占据安卓7000元以上市场7.84%的份额。
外界干扰多,企业需要坚定的价值观来保持战略定力。去年年底,马花藤在腾讯内部员工大会上怒斥:“不要被别人嘲讽,说你的云已经被华为超越了,你只是第三(没办法)。”他鼓励员工不要在意舆论:“没关系!我们不着急,不要上当。”这与沈巍的说法不谋而合。在降成本成为舆论主基调的时候,他依然“清醒”地指出,——降成本绝不可能通过降低质量、转嫁风险、侵蚀相关方利益等短期的、不健康的手段来实现。短视的手段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而且不健康,也不会长久。
在一次演讲中,沈巍不断发问:“你是不是在盲目学习和对标同龄人的同时迷失了自己?只是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吗?是否造成了消费者印象和心智的混乱?面对增长的压力,在数据的恶魔驱使下,我们是否还在坚持消费者导向,对用户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否造成了消费者满意度下降?"
他的提问都是为了引导公司在复杂的世界里不忘初心。这可能就是沈巍常说的“埋头瓜子”一词中“埋头”的意思吧。“埋头苦干”就是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管别人。
知行合一,埋头种因
然而,要在风暴中穿越轮回,它不是e
Vivo发展到今天规模已经很大了。我们如何贯彻这些价值观?高层的思想统一可能会举行几次,甚至在工作中自然形成文化默契。但要让本分的思想传递到神经末梢,让两万多员工尽职尽责,对vivo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沈巍表达了自己的期待:“长寿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每个人的一种思维惯性。”具体来说,vivo duty的价值观内化为产品上的“用户导向”。
以vivo高端为例,vivo的顺序是:先有本分的价值观,明确以用户为导向的创新,再从用户出发梳理进步和创新的需求方向。所以我们看到vivo的“高端”布局是围绕用户展开的:
Android系统的内存问题一直是用户的痛点。以前的解决方案是不断堆积硬件,增加RAM。但是操作越大,功耗越大,发热越严重,就会产生新的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vivo的做法是投资改造OS的底层架构。
当所有人都试图“降低成本”的时候,vivo却逆势投入,芯片团队扩大了10倍。Vivo的OS产品团队有3000人,专注于从计算、存储、显示三个维度对OriginOS的内核进行深度定制和改造。
的确,相比拼参数和表面创新,芯片和OS底层的创新要贵很多,也不容易被用户第一眼察觉,但这才是用户真正的痛点。
“产品是因,品牌是果,品牌是产品的方向。”高端不是价格高,而是给用户更好的体验。结果自然是获得用户的尊重,赢得市场。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vivo 3500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为13%,仅次于苹果,较2021年第二季度6%的份额翻了一番。在X80系列产品的推动下,它在更高端的范围内(600美元至799美元)同比增长了504%。
如果不是正确的子价值观,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vivo可以去堆材料,拼参数,以vivo的渠道能力会轻松很多;如果不是我的职责价值观,而是要在竞争中取胜,杀红眼,那你就直接把概念和功能卷起来。但这些都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把头埋在种子里,结果自然就来了。Vivo在如此复杂的市场格局下连续五年保持领先份额,走过了艰难的周期。但有趣的是,在他们的愿景梦想中,他们从未许下关于市场份额或想赚多少钱的愿望。
认知决定高度,性格决定命运。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所以,穿越周期,既不困难,也不困难。不难是因为一切都回到了原点。难点在于如何在循环下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
就在这个月,Counterpoint再次发布报告,智能手机销量逐周快速攀升,甚至在春节前一周达到700多万部。在正确价值观的驱动下,vivo和中国手机的黄金时代还没有过去,还在未来。
(报道)
- 上一篇 : Keep奖牌卖了5亿 背后有什么营销逻辑?
- 下一篇 : 新AI狂潮背后 游戏艺术的失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