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碗也省钱 “零食边角料”屡被翻案:三品不堆砌 谁在犯大错?
发布时间:2023-02-28 09:23:54作者:顺晟科技点击:
这年头的年轻人越来越“尴尬”了。
赶上各电商平台的大促销活动,全是薅羊毛;太小了,争分夺秒去超市买特别加工的菜.“打折”“省钱”这些词似乎比“高端大气上档次”更打击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
“零食边角料”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顾名思义,零食边角料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切割、修整的零碎材料,包括蛋糕边缘、火腿片、干果等。虽然不漂亮,但是味道和质量和成品没什么区别。很快,零食边角料以“好吃但不贵”、“便宜又饱”为卖点,传遍网络,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据《2022Q1魔镜消费新潜力白皮书》统计,仅2022年第一季度,淘宝天猫零食边角料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1749.23%;据相关预测,2026年零食边角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3.9亿元。
一家食品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该店销售额约2000万元,其中小吃下脚料生产出来就卖,约占30%。
然而现实总是让人难以承受,翻车的速度和流行的速度是默契成正比的。废弃零食刚火没多久,就频频曝出负面新闻。
还有的说到货包与商品首页不符挂羊头卖狗肉;吐槽包装没有产品信息,安全问题堪忧;有些人发现自己陷入了价格陷阱,手价甚至比正装还高。
就在很多年轻人以为自己已经接近“零食自由”的曙光时,吃剩的零食却成了“薛定谔的猫”,成了新智商税的代名词。
01
一切都可以是“边角料”。
低廉的价格吸引年轻人早早尝试。
随机打开一个购物软件,搜索零食下脚料。很多单品月销售额10万。
小红书里,网络名人博主异口同声,各种“种草推荐”“评价打卡”铺天盖地,将零食边角料推向高潮;在Tik Tok,提及“小吃下脚料”的视频数量往往在几十万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几百万次。
图/小红书
其实零食边角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上海很多面包店卖废品已经十几年了。北京稻香村一包三块钱的点心渣,是无数孩子的最爱,也是父母买去揉面的常用物品。
虽然销量不好,但是比效益好。零食边角料和主打相比价格太有优势了。比如雨润火腿,24块钱380g,但是一个500g重量更多的火腿的剁头只要15.5元,几乎便宜了一半。
百酒精饼干线下随处可见,价格在8元/盒左右,一盒才48g,算下来大概是0.17元/g。而消费者只需要花28元,就可以卖出250g的散装下脚料酒,约合0.11元/g,是正价的6.5倍左右。
这就像一场偶像见面会,没有了舞台上灯光耀眼的贵气,但偶像还是偶像,放弃了一部分颜值,获得了巨大的价值。
此外,零食的下脚料本身就是将生产过程中磨破、形状不规则的产品打包转卖。不产生新的成本,还可以通过低价转卖赚取利润,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算是双重利好。
随着电商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工厂能够直面消费者,自产自销的零食下脚料也被嗅觉灵敏的消费者不断挖掘。在销量的刺激下,什么都可以“下脚料”。
烘焙界的老大哥“李涛”独占鳌头,从白面包、全麦面包、巧克力面包到蛋糕,应有尽有。随着中式新点心的兴起,虎皮卷也有卖,散发着迷人的金光。
后来,下脚料不愿意只在零食领域修修补补,而是雄心勃勃地把地盘扩大到了正餐食品。香肠头、鳗鱼丝和熏肉.不断出现在攒钱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却是意料之外,买不到的。
有了底气,边角料卖家印的标签就是一个个“敢说”。比如扯上原作,声称可以“把正装逼破产”;低调炫富,高喊“不要被英镑心疼”“低至1元,绝不偏心下脚料”;更何况,把边角料比作通往财富和自由的康庄大道,更是振振有词。“你这样吃,早晚会开法拉利的。”
这里的气氛已经开始了。消费降级的当下,边角料自然成了新零食的光芒。机智的网友们还开发了各种小吃和下脚料的食谱,有几片火腿做成的浓汤,有培根和奶酪下脚料做成的诱人披萨,还有各种颜色的干果烤成的小蛋糕.不仅数量多,而且操作门槛不高。
然而,随着零食边角料的日益流行,画风开始偏离,“省钱宝”在潜移默化中变脸,变成了“零食刺客”。
02
《废铁》隐藏了一个很深的套路,
三无产品大行其道。
其实正规厂家对食品边角料的控制都很严格,为了节约成本,会尽量减少边角料的产生。
多余的边角料一般会作为生产的原料,然后进行加工。比如将牛肉下脚料做成拼接牛排,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下脚料不会太多,只做少数独家销售。
尤其是预包装食品,如果要卖下脚料,一是数量本身不多,二是加工投入不低。所以零食便宜是合理的,大碗是不可能的。
据《深思上海》报道,Gligor的工作人员证实,网上很多名为Gligor下脚料的产品都不是官方正品,Gligor在淘宝也只是授权了一家代理二类产品,其他都属于来源不明。
那么,市场上的巨额边角料是从哪里来的呢?江苏省消保委曾曝光,除了少数正规厂家出售的一些下脚料外,更多的不法商家涌入,伺机通过下架更换报废食品进行营销狂欢,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很容易掉进坑里。
不仅如此,市场上大量打着“边角料”旗号销售的大包装食品,很多都是混着不同日期、不同原料的食物残渣来卖,或者干脆直接造假,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更可怕的是,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剩饭剩菜的二次包装,通常是由渠道商或者卖家自己完成的。
现实中,经销商或卖家本身往往没有完善的包装能力,既没有无菌车间,也没有彻底消毒。经过这样表面的包装过程,食物很容易因受热受潮或接触病菌而变质,也可能中途偷偷更换。
随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自己买到的竟然是“三无”下脚料。有网友收到零食后发现,食品包装袋是一个塑料袋,颜色有点脏,很简单。他们找不到制造商和生产日期。当他们要和商家确认时,得到的回答是“介意不拍”。
有网友在一家好评率很高的猪胸肉下脚料店抢着下单,却发现与正装产品相比,无论是颜色还是口感都有很大的不同,散发着难以分辨的味道。
也有网友分享了踩雷的经历。乍一看,他们购买的一款“百酒精饼干”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等边角料含量完全相同,但官方和正宗的营养成分都是按每份48g计算,而这个边角料是“每100g”。在标签上的“过敏原提示”中,面筋被印成“获得”,漏洞百出。随后,该网友拨打消费者服务电话,确认买到的所谓“独家边角料”是假货。
图/查看新闻
但是,即使被举报,这些店铺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换上新马甲重新出现,并不影响后续赚钱,这让很多利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无法讲道理,更谈不上追究责任。
我只能吃哑巴亏,直到被冤枉。
03
努力“掉进坑里”,
真羊毛还是智商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对零食边角料还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或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仍是监管盲区。换句话说,很多吃剩的食物都处于“灰色”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零食边角料与正宗的食品安全标准完全不同。比如某品牌的连衣裙芒果干执行标准是GB/T14484,而芒果干下脚料执行标准是GB/T10782。水有多深,不言而喻。
为了利益最大化,有商家丧心病狂,用宠物食品和临时食品冒充下脚料。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最可气的是冒着假货和不卫生的风险,买到的散装下脚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很多打着“亏本卖”“性价比高”等字样的剩饭零食,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和心理战。经过计算对比,它们甚至比官方旗舰店卖的正品还要贵。
以香飘飘年糕为例,正常售价19.8元750g,而香飘飘年糕网上的边角料是14.5元500g。这样一来,香米年糕的边角料每100克比正常销售的香米年糕贵0.26元。
看看现在流行的奥利奥,官方店的价格是696克32.9元,很多不知名店的奥利奥饼干400克19.5元。
换算下来,如果同样是400克,官方店的价格只有18.9元,比小店的“残次品”价格还低。更有甚者,店里的奥利奥只是饼干,正品的却是夹心奶油。
很明显,小学生口算就能算出数学题的差价,商家靠先入为主的印象,轻易麻痹了所有精通各种算法和满减的成年人。操作猛如虎,最后麻木的是商家,只剩下小丑自己。
说到底,零食边角料的流行与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关。与父辈不同,出生在小康社会的年轻人,从小就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不需要购买奢侈品或大牌商品来显示自我价值,功利消费逐渐减弱。相反,他们更愿意实践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并愿意在社交平台上探索宝藏商店和产品。
所以剩饭零食的流行显然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它的价格便宜,味道和品牌商品没什么区别,就连奇形怪状的造型也成了优势。这样才能安心享受更低的价格。
虽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标准化才是零食边角料行业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卖家的角度来说,食品安全是底线,卖家有责任保证自己卖的边角料来自正规厂家,生产日期新鲜,包装完好。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作为剩菜的重要销售渠道,应该从卖家资质、货源、页面展示等方面加强约束,帮助消费者把控质量安全;相关部门也要调整对剩饭剩菜的监管,让交易更加公开透明,及时发现和处罚不良商家的违法行为,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边角料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认知度和判断力,多了解商品的细节,不要盲目跟风。
俗话说,买的东西不好卖,便宜的没那么好卖。“零食自由”是好的,但如果单纯为了省钱而购买劣质食品,后果就不是因小失大那么简单了。
小心谨慎总比开盲箱扫雷好,你说呢?
(报道)
- 上一篇 : 转诊率超50%的宝岛眼镜正在倾斜新运营
- 下一篇 : XR冷罗永浩又走错了吗?